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書展講座分享幸福祕訣

施以諾:埋怨是心靈的「癌症」
(2013年07月1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施以諾博士昨日(七月十七日)出席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的一個講座,題目為「信仰,是最好的金湯匙」,分享了多個可以令人生活得比較幸福的方法,約有三十人參加。

施以諾勸勉大家少埋怨,他說人不是聖人,總會有脾氣,但埋怨是心靈的「癌症」,很容易會擴散出去,像癌細胞一樣,而且吸取人的正能量,令人想法比較負面。他接著說,人如果有一刻很不滿的話,可以給自己定下一個時間,例如五分鐘,在那段時間內把心中的鬱悶氣結抒發出來,但是在此以後,就要停止埋怨了。

能夠跟「豬頭」相處

其次,施以諾認為,能夠跟家人的缺點共處,是提升幸福感的一大要素。他說,假如能夠跟家人的缺點共處,表示你能夠包容家人的缺點,也在家中「被包容」。他以「家」這個字作解釋,「家」字可分成兩部份,上面代表屋頂,下面是「豬」字的字根,是故,「家就是一個屋簷下,你包容這個屋簷以下,有一些跟你很『豬頭』(按:台灣用語,形容人很愚笨)的人跟你相處。」

但是包容,也不代表容許一切的壞習慣,因此施以諾認為要指出別人的壞習慣是不容易的,要懂得說話技巧。他說他父親為了令他改掉壞習慣,並沒有責備他,反而一臉輕鬆的說,因為這個壞習慣,將來沒有父親肯把女兒下嫁給他,施以諾從此就改正了這個壞習慣。

施以諾又說,多用「雙聲帶」可以令我們更幸福,第一聲是「感謝聲」,在指出他人的錯誤時,可以先感謝他過去為我做的一切,當再要求改正時,成功機會會大增。第二聲是「讚美聲」,先去讚美別人,然後再指出別人的缺點,也令人更易接受,更會令人幸福感大大提高。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多說一句感謝的說話,會有較多的感謝聲音在身邊,每個人的幸福感都會不一樣。

找到自己的「石中劍」

緊接下來他說,令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是求上帝幫助你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他以一齣電影《石中劍》的故事為例,指這個故事內容是有一插在石中的劍,很多壯士都不能把它拔出來,唯獨一位弱小的男孩可以拔出。因此他認為,每個人被創造都有一個命定而無可取代的目的,就算在其他方面很不濟,但這是一種命定,每個人都要拔這一把「劍」。而施博士分享,他的「劍」就是用文字來事奉上帝,但他透露,他在小時候作文是最差的一科,想不到今天能用文字來事奉。他當時覺得,「上帝像在回電郵的時候好像回錯了」。但是今天他認為,上帝使用人不一定要使用他的強項。

他又表示,曾經有書商邀請他以《菜根譚》或《易經》的形式寫書,認為如此做法可增加銷路,但他認為這可能不是上帝想要的方式,那就會令他的幸福感減低了,因為上帝可能是要他把福音帶給別人。

施以諾另外於七月十八日下午在「有Say廣埸」舉行另外兩場講座,題目分別為「信仰,是最好的金湯匙」和「內在三圍」,詳情可瀏覽:http://christianbookfair.hk/2013/06/25/2013-hkbookfair-christian-forum-schedule/
 


其他新聞快報
高雄覺民教會監獄佈道 老中青聯合出動 (基督教論壇報)
學童「泡」在手機 留意內含色情 (基督教論壇報)
英同性婚姻合法 教會籲彰顯真婚姻價值 (基督教論壇報)
汪中和談熱島效應 籲基督徒關心氣候 (台灣國度復興報)
放下自我防衛 在盟約中成就命定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