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是基督徒生意人(Christian in business)還是職場傳道者(Market place minister)?吳柏年看到了當中的分別。
從國外學成歸來,吳柏年本於會計行業穩步發展,但因為上帝的呼召,他毅然放下事業,轉而加入家族經營了三代的紡織廠──香港中央紡織有限公司。他所得的呼召並未叫他入讀神學院,預備全職牧養,也未叫他跨出本土,往外地服事那些未得之民。反而叫他投入經營生意,並藉此為他所身處的城市帶來轉化。
許多人在「當基督徒之餘也上班」,甚至有些人「在上班之餘當基督徒」,然而吳柏年卻如此說:「我覺得我的公司是一間會織布的教會。」
吳柏年於○五年出任香港中央紡織有限公司的經理,再進身為董事,中央紡織主要經營紡紗、織布(牛仔布為主),創始人正是他的爺爺,本來在上海創立,後來輾轉來到香港,現已是有六十年歷史的生意,歷經香港紡織業最興盛的時期。此外,吳柏年分別於一一年及一二年成為豐收佈道團及愛鄰舍福音網絡的董事,致力城市轉化的事工,關心社區工作。
然而,一開始吳柏年其實並沒計劃打理家族生意,而選擇成為會計師,發展自己的事業。但最終他因著信仰的緣故,在○五年主動提出加入公司......
決志後某一年,吳柏年突然感覺要為神做更多,但仍未了解神具體心意。其後,他在○五年正式加入家族生意,只覺得這樣更能被神所用。可是在加入公司初期,其實也沒有任何改變......而第一個讓他對職場呼召稍有概念的人,正是與他同在公司工作的姐姐。吳柏年形容當年的姐姐正經歷「靈性覺醒(spiritual awakening)」,有一次她叫來了他和公司幾位高層看一套見證影碟......
直至○六年末,吳柏年正式領受他的異象:「那時我與太太外遊渡假,剛好當地有白海豚的表演,我欣賞著、讚歎著神的創造……祂多麼有創意!竟可創造出如此可愛的粉紅色動物……然而,視線所及,表演場地的背景,竟然是全球最忙碌的貨櫃碼頭……大型機器來往操作,大煞風景……」吳柏年頓時感慨流淚,「神在創造,人在破壞,而這種『破壞』,其實我也有份。」
那一晚,吳柏年造了一個夢。「我看見垃圾被壓成立方體堆積起來,成了一個個小山大山,我站在其中一個立方體上,有個聲音叫我『把它處理好!』」吳柏年懂得,這個異象就是要他正視紡織業的系統性問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