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敬拜大君王 出埃及記研經

記者蔡惠玲台北報導
(2014年03月2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台北靈糧堂「敬拜大君王-出埃及記研經」於三月十九至廿一日在台北靈糧山莊舉辦,邀請創欣神學院舊約教授賴建國主講。他表示,出埃及記是基督教與猶太教重要的經典,記載以色列蒙神拯救而脫離奴役,前往西奈山與神立約、領受律法。此課程乃藉著研討神人摩西的蒙召與事奉、百姓得救與委身,以及建造會幕敬拜神等重要主題,從中發現其對今日信徒的信息。
 賴老師於十九日的「蒙召與事奉」主題中表示,摩西的一生分為三個四十年,第一個四十年摩西是「王子」,覺得自己甚麼都能;第二個四十年摩西是「牧人」,覺得自己甚麼都不能;第三個四十年是「神人」,靠著神凡事都能。上帝在摩西八十歲時才呼召他,因為他從四十歲至八十歲經歷變化,摩西學習做「牧人、丈夫、父親」,這也是聖經提到上帝跟百姓的關係,上帝是「牧人、丈夫、父親」,摩西有此經歷,成為他日後蒙召事奉的原因。
透過上帝在異象中向摩西顯現得知,一、異象是顯現給預備好的人,八十歲的摩西已是預備好的人。二、異象是顯現給對上帝熱心的人,他舉例,有一些人對於傳福音、禱告事奉、小組關心牧養,及在神面前安靜讀聖經、默想,特別熱心也願意花時間,上帝就將異象啟示給他們,呼召他們為上帝做工。
 三、異象教人認識上帝的本性,摩西見到荊棘被火焚燒,當聖潔的上帝向摩西彰顯時,祂吩咐摩西把腳上的鞋脫掉,因為他站的地方是聖地。因此可知,上帝向人顯現,目的不是要毀滅罪人,而是要指引他們成聖的道路。四、異象叫人在上帝面前謙卑。五、異象給人受差遣的證據。
 在廿一日的「會幕與敬拜」主題中,賴老師說明出埃及記第廿五章至四十章的重點,摩西在西奈山上四十晝夜,上帝在山上指示摩西建造會幕的工程藍圖,但因金牛犢事件,使建造會幕的工程延宕,幾乎失去上帝的同在。後來因摩西代禱,祈求上帝赦免以色列百姓的罪,會幕得以重新建造。當所有工程完成時,耶和華的榮光充滿在會幕裡,見證上帝的同在。
 西奈山跟會幕有何關聯?賴老師表示,西奈山是暫時的聖所,會幕是移動的聖所。西奈山分為三層:西奈山山頂是摩西個人朝見上帝,領受啟示的地方;半山腰是摩西帶領亞倫及長老朝見神,與上帝立約的地方;山腳下則是以色列百姓築壇獻祭的地方。
 會幕也分為三層,最內層是至聖所,只有大祭司能進去;第二層是聖所,是一般的祭司事奉神的地方,可以進入當中點燈、燒香、領受陳設餅;第三層是外院,以色列百姓獻祭時可以進到當中,由祭司利未人幫他們獻祭給神。
 會幕的名稱可分為「會幕」、「帳幕」、「聖所」、「居所」。賴老師解釋,「會幕」是神與人見面顯現的地方,是啟示之所;「帳幕」是指上帝與人認同,是移動之所;「聖所」表示神與人有別,因為上帝是聖潔的神;「居所」是神與人同在,表明神樂意住在我們當中。
 


其他新聞快報
跨越140迎向150 點燃宣教火 (台灣國度復興報)
從教會走入社會 基督徒以聖經真理關心國事 (今日基督教報)
福音微電影訓練課程 台北台中場響應熱烈 (基督教論壇報)
我們需要行公義好憐憫的社會價值 (基督教論壇報)
溝通與協調 努力化解服貿歧見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