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7月4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台南新豐教會 關廟地區指標教會

(2014年08月0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今日基督教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台南關廟地區有2萬多人口,宗教信仰以拜關公為主,過往基督教及天主教會也曾到此設立教會,但最後卻以結束收場,目前僅有聚會所及新豐教會屹立當地,也是關廟地區的「唯二間」教會。1955年在此設立的新豐長老教會,近10年來改變傳統樣貌,使擁有59年歷史的教會有了新思維,同時在偏鄉地區帶出教會增長的見證。

教會牧者長執同心 學習「放手」 成增長關鍵

2003年由王燦昇牧師接下新豐教會的牧師棒子後,在人口外移嚴重的關廟地區,不僅每年聚會人數穩定成長,教會更憑著信心,先後進行教會門面更新、軟硬體設備提升,並於2011年大刀闊斧將40年以上的危樓重建整修,從裡到外全面翻新,賦予教會新面貌。

王燦昇以「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5項感覺做為教會牧會原則,盼望在設備上,提供弟兄姊妹5星級燈光音響等聽覺、視覺享受;在嗅覺上,營造屬靈的氛圍,讓肢體彼此支持與幫補;在味覺上,因著弟兄姊妹熱心親手製作創意小點心,或提供當地農產品彼此共享,使禮拜結束後有點心交誼時間,增進彼此情誼,這都是「摸得到、感受得到」的觸覺氛圍。

教會建築重新翻修後,不僅停車空間更大、行走動線更順暢,主堂旁的恩典樓亦規劃戶外的「休閒咖啡雅座」,可享用美食和免費咖啡,今年年底前,教會地下室將啟用「街舞中心」,並在其內打造「休閒吧台」。1樓亦有「國際會議廳」,為未來教會發展的藍圖做預備工作,無論在屬靈氛圍或硬體更新上,都讓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輕人,仍願意選擇在主日時回到新豐教會聚會。

王燦昇表示,教會牧者與長執「同心」及長執願意「放手」,是教會增長最大的關鍵。放手後願意進行更新,弟兄姊妹也開始有更多傳福音的動力,這些都是看得到的改變;人進來教會後,不會有貧窮心態,且豐盛有餘,因此會友中有許多來自高雄、鳳山及岡山等地的居民。

靈命建造為根基 栽培年輕門徒團隊

關廟地區的最高學府只到國中,高中以上教育則要到外地就讀,但近幾年來因為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促使在外縣市工作的弟兄姊妹們陸續搬回家鄉就業,使關廟這塊不容易傳福音的土地,因著神的憐憫與同在,親自吸引人回鄉。此外,神也差派年輕夫婦來到新豐教會,訓練年輕人敬拜讚美禱告,裝備弟兄姊妹,經歷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恩典。

以「建造下一代年輕人」為教會的目標,今年7月新豐教會推出屬於青年的「牛仔主日」,將流行文化結合年輕活力,呈現不一樣的青年主日。王燦昇也將長老教會傳統固定的講台模式,改變為「無講台走動式」的「現代講道」,吸引年輕人更專注聆聽。

新豐教會長年持續在校園進行得勝者生命品格課程,同時提供15萬獎學金給當地國中校園,鼓勵校園學子向上。台南市政府近年來看見教會在慈善方面的行動力,將以往與廟宇合作的關懷據點「轉向教會」,未來教會將更多著力於青少年的關懷工作。

「挑戰年輕人留在關廟(指地區)!」王燦昇表示,若有一間好吃的小店,就算在不毛之地都會有人前往。但人進來後,教會需要有根基的建造,才能留得住人。目前教會已走向門徒訓練,牧者需要有目標導向、溝通力、領導力及說故事能力,更需要有系統規劃教會年度計畫方針,才能讓弟兄姊妹知道奔跑的目標。觀察台南市大型的長老教會,其共同點都是如此,長執也相當同心,這樣年輕人才懂得跟隨。
 


其他新聞快報
郝龍斌參加靈糧堂主日 為高雄救災祈福 (基督教論壇報)
《日光之下無新事》神奇的數字 (基督教論壇報)
IHOP敬拜禱告訓練 點燃對耶穌熱情 (基督教論壇報)
高雄氣爆 志工請假救災 (中央社)
高雄氣爆 電信業投入救災 (中央社)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