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同志平權運動近年在香港進行得如火如荼,全球性解放運動亦帶來離婚、墮胎、青少年性問題、同性戀以及多元性別運動的思考,衝擊社會及教會「性倫理」。愛家共融網絡在五月一及二日舉辦「基督教性倫理峰會2015」,首場演講邀得美國路得學會會長Dr. Jennifer Roback Morse主講「性解放對教育與牧養的挑戰」。峰會於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褔堂舉行,接近四百人到場參加。
「你正是性解放受害者之一」
Dr. Morse認為,性解放的定義和意思是:性、生育和婚姻三者沒有必然關係;男女沒有分別、男女身份角色可以完全互換。她說性解放涉及議題廣泛,不單指同性戀,還包括離婚、未婚懷孕等問題,社會其實存在不少性解放受害者。正因為社會充斥各式各樣受害者,Dr. Morse提出,基督徒和教會在提出反對性解放時,不應該只將聖經經文讀一次,令人覺得基督徒要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到別人身上;而是可以告訴別人「你正是性解放受害者之一」。
Dr. Morse指出,從前的「無過失離婚」(No-Fault Divorce)和現今的同性婚姻都是要重新定義婚姻,兩者帶來的衝擊沒有分別。Dr. Morse說,教會和基督徒不應單單強調反對同性戀,要將目光放在整個性解放的潮流,向外界傳播耶穌基督帶來了一個更好生命的信息。
建道神學院院長梁家麟牧師(右圖)回應時表示,基督徒不要再沉默、要勇敢表達立場、與性解放提倡者競爭、以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為榮。在家庭和婚姻方面,他有信心證明基督教信仰是最好,年輕一代不會反對「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不過他說,基督教界除了必須處理逆向歧視問題,也要正視傳統婚姻、家庭制度出現失效問題。
基督徒應正面建立性倫理
第二場演講由播道神學院院長郭文池牧師(右圖)主講,題目為「從聖經與神學角度看聖經的美與善」。郭文池認為基督徒應正面建立性倫理,當中包括男女友誼關係,因為性不只是房事問題,也包括男女有不同性別特質,關乎男女群體相交的美善。他也認為,夫婦要活出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見證,正視傳統婚姻中出現的問題,免得向別人說一夫一妻婚姻是最好時自己「講一套、做一套」。他說,在反對同性戀運動開始之前,基督徒也許要先認罪、克服肉體軟弱,再依靠神作工。
峰會於五月一日晚上舉行培靈會,由基督教潮人生命堂聯會義務會牧陳恩明牧師主講,講題為「當色慾都市遇見耶穌」。峰會閉幕禮講員為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院長暨主恩澤森教席傑出教授余達心牧師,講題為「敢於不同──重尋性的真、美、善」。
峰會尚有多個專題講座,於五月二日上午舉行,講題包括:認識親子性教育、認識青少年兩性情感教育、探討傳媒與性、牧養同性吸引人士、關?同性戀者的父母、認識性別焦燥症、預防婚外情、輔導婚外情時、打破網絡性迷癡、認識多元性別運動、認識愛滋病、認識自然家庭計劃、婚前性行為的輔導、打破墮胎的迷思、認識人工生殖的倫理思考、幫助性侵犯施暴者與受害人、認識性沉溺、了解同性婚姻對社會的影響、了解夫婦性親密、認識身體與情慾的神學反思。
有關首場及第二場演講的更詳盡內容,請參閱五月十日出版的一四四五期《時代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