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記者黃銘嫥綜合報導】為將「2020全球教會運動」的異象,傳遞給台灣的教會,由中國學園傳道會主辦「倍增教會社群研習會」,將於六月廿九至三十日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特邀在倍增社群上有實務經驗的菲律賓CCF(Chirst’s Commission Fellowship)教會創立者陳彼得博士來台分享。 中國學園傳道會會長王睿牧師於受訪時闡釋「2020全球教會運動」的源起。「學園的主要事工分為大學、職場、教會及數位策略四個部份。」王睿表示,不論在大學事工、職場、教會、網路虛擬社群,我們都有一共同核心信念,都想看見倍增的門徒、倍增的社群。若從廣義來看,這些都可以稱之為「教會」。 「2020全球教會運動」是國際學園傳道會於2010年開始,與全球重要的機構及教會一起合作,此運動的目標是盼望在2020年以前,全球有500萬間「教會」產生,這「教會」的定義指十人以上,有團契、敬拜、服事、傳福音、奉獻等功能,不論是稱為小組、教會或社群皆可。目前已有100多間教會及機構參與其中,學園傳道會為其中之一。其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看見倍增,而策略就如聖經所說:「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二2 )截至目前為止,已達成13%,約有六十萬間教會。王睿表示,台灣在此運動中,期待在2020年以前,能看到15,000位門徒,3,000個社群、教會或小組。 王睿認為,台灣教會普遍追求人數的增長,「但最重要的還是大使命,需要有全球的視野。」他指出,台灣教會在宣教工作上較沒有走出去,而「2020全球教會運動」的策略,使不論身在國內或海外,都可以藉著建立小組,帶領別人產生新的小組,來倍增社群。「讓小組產生小組,社群產生社群,教會產生教會。」如此,就可以影響整個城市、整個台灣,甚至在國外,也可以有影響力。 王睿牧師說,講員陳彼得博士是第一次來台主講研習會。陳博士在學生時期即受到學園傳道會的栽培,30年前,當他畢業進入職場,仍用相同的策略在自己的家中開始了小組聚會,在小組中持續得人、造就、差遣、倍增,迄今已有50,000人。直到2年前,才建立可容納10,000人的固定堂會,分為兩堂主日,餘下的30,000人分散在四十間衛星教會中。「他是一個很好的倍增範例,因著倍增小組而產生了教會,在2000年時,大約有5,000人,到了2015年,已有50,000人,倍增了十倍。」 「他的倍增策略並非是舉辦很多的活動,而是扎實的帶領小組。組員的生命成長去傳福音,就產生了另一個小組。在小組中繼續訓練,又再產生新的小組,帶領門徒,倍增的關鍵在於門徒。」王睿談到CCF的特點是各種層級的小組都有,包括軍人、警察、政府官員等,「當各層面的小組越來越多,在城市中就會有屬靈的影響力,帶出轉化的效果。」 陳彼得博士一直都是帶職牧師,直到十年前將公司交給兒子管理,全心投入事奉。王睿表示,陳彼得博士是一個可以激勵台灣教會,不是只追求人數,而是扎實的門徒造就,使教會自然繁殖增長。 王睿表示,學園傳道會目前已開始協助一些教會。他舉龍潭浸信會為例,教會已從起初的二十多人,倍增到四十多人。欲進一步了解「倍增教會社群研習會」者,詳洽:02-23623794分機11呂弟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