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時論】八仙塵爆是面照妖鏡

(2015年07月1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八仙塵爆事件發生已逾兩個禮拜,這場不幸的公安意外不僅讓近500名年輕學子受到火焰紋身之苦,後半生將面臨漫長而且煎熬的復健之路,醫院發出病危通知者更高達200多人,已陸續傳出有傷者過世的不幸消息。這場意外也有如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台灣社會對公共安全的輕忽、業者脫產、政府卸責、媒體濫情、醫護人力缺乏以及教會神職人員恣意將意外事件連結上帝旨意等許多問題。
公共安全向來不為台灣社會所看重,因此儘管多年前就有專家針對相關活動指出粉塵密度過高恐有爆炸的危險,然而因為絕大多數的人並未有此經驗、無法想像而未加以重視;業者當時也發表聲明駁斥,表示活動所使用的粉塵絕對安全,如今終於「眼見為憑」,卻已經鑄下無法挽回的大錯。
與此相對的,施工現場是否設有足夠的安全圍籬及緩衝空間、大型群眾活動主辦單位是否備有周全的疏散計畫,都值得深刻反省,台灣近年重大意外頻傳,恐怕都與對公共安全的輕忽脫不了關係。
而這次意外事件也不見媒體深入探討結構性的成因及改善之道,諸如對公共安全、後續醫療照護、政府究責等問題的通盤檢討,大多數的新聞節目只見親人的眼淚、明星的鼓勵、亡者生前的夢想等,多半聚焦表層的報導,雖然生命的勵志故事及溫情的呼喚十分賺人熱淚、未完成的夢想令人感傷,然而唯有深入的檢討才是防範悲劇再次發生的方法。
在政府與業者的處置方面,也可以看見諸多荒腔走板的場面。藝人賈永婕在臉書上發表對「屍皮」的負面看法,原只是個人意見並不足為奇,想不到衛福部竟因此將這個專業醫療名詞改為「大體皮膚」,引來「永婕諫皮」之譏;而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在媒體前吹鬍子瞪眼睛說「不屑」八仙樂園母企業1億元的緊急捐款,也引來「友宜譏八」的訕笑;行政院長毛治國把在私人派對上發生的八仙塵爆定為「國難」,對比高雄氣爆時中央政府定下「三不」政策的做法,更有網友製表比較差異,突顯中央政府對不同政黨執政的縣市給予差別待遇;呂姓業者始終神隱不見說明,也引發許多陰謀論的聯想。
其中最嚴重的醫療人力不足,更是結構性的大問題,大量的燒燙傷病患讓早已過勞的醫護人力更顯無法負擔,這場塵爆儼然也是醫療體系的大災難,然而當抗議之聲響起,衛福部官員竟以一句「救人第一」搪塞,卻未見積極提出對策,若官員的態度如此消極,台灣醫療體系崩潰的日子恐怕不遠了。
今年是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50週年,許多大型的慶祝活動動輒上萬人參與,主辦單位實應針對安全問題多加考量,立刻補足相關的規劃及演練,千萬不可懷有僥倖心態而輕忽其嚴重性。面對這場災難,基督徒更不應該用冷眼旁觀的態度瞎扯上帝降罰,而是實事求是的參與社會的療傷與重建,積極參與改革弊端,讓上帝的慈愛加以彰顯。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特別企劃】公報130,感謝遇上您(中) (教會公報)
尼泊爾新反皈依法 人權組織指威脅宗教自由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開幕 溫偉耀:神透過人的文字造就生命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2015家庭-隱藏的珍寶 職場家庭各層面 凡事為主而做 (台灣國度復興報)
撥雲見日 身心靈關顧建造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