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5月14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教會不能迴避的政治? 鄧紹光﹕教會應先活出自身政治見證
(2016年01月1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
教會應如何看待「政治」這兩字?教會內的政治與社會政治又有何關連?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鄧紹光博士在一個名為「教會不能迴避的政治?—政治中的教會」的公開講座中指出,教會群體無論如何極力逃避社會的政治,也難以逃避自身的政治。教會群體亦應先妥善處理教會內的政治,再向社會、國家的政治發出見證。

鄧紹光首先感嘆香港教會在後雨傘時期仍然不理會社會和國家政治,他認為這些教會即使對「政治」如此敏感,也無法逃離自身的政治。他引用自身著作《政治中的教會》先定義「政治」是一群人在安排自己生活的舉動,當中牽涉不同人安排時的不同規矩;然而現今世界並沒有空間讓任何群體獨立於政權存在,教會亦然。教會的政治與社會的政治是有一定分別,但不能分離。而教會獨特性在於教會是由上帝親自管治和規定,與社會的政治由人治的本質不同。

教會的政治倫理,便是應以天國國度的倫理生活為標準,如福音書、登山寶訓均有顯示上帝國度的倫理觀。他又引用包衡(Richard Bauckham)所言,耶穌已在衪所做的事上把衪的國宣示、展現到現在,提前地把將要來到的顯現在我們中間。同時舊約律法、先知教導又使我們明白舊約以色列民在上帝昔日治下一起聚集的政治生活,即使有些在新約以後不再是律例規條(instruction),而是具有充份的指引性(instructive);而主耶穌自身則承傳了所有舊約律法,透過自身的教導展現對祂子民人生的指引階模,兩者的結合更展現的是政治性的倫理。

「基督徒有動力和屬靈的資源去活得比別人好,教會在別的地方更能找到神給人的目的,這樣說是一回事,但基督徒在非基督徒世界中應用卻是另一回事,後者很難找到聖經的支持。」鄧紹光再引用包衡的《政治中的聖經》一書所言,指基督徒雖然更能去活出上帝給人類的受造目的,但不表示基督徒與非基督徒有兩套截然不同的受造目的和政治原則,而上帝給人類的目的則首先在教會落實下來,「新約給基督徒的生活原則,亦應擴大至所有人類的生活原則,因此教會生活有其政治的適切性。」教會群體的內部轉化,是能擴展至社會、國家,他及後指出保羅在當時處理種族、奴隸等問題,本是教會內部的處理,但對當時的羅馬、希羅文化均有一定影響。然而,社會不是這麼直接便能透過教會轉化,因為本質上並不如同教會一樣由基督和聖靈促成;即使社會接受了教會的政治倫理和教導,而缺乏基督與聖靈教導的話,只是「得其形而不能得其神」。因此他認為教會應先實踐這些政治倫理,為世人作見證。

而談及實踐教會中政治倫理的方法,鄧紹光認為要先扣緊經文處境內的教導。他指現時許多信徒均指教會不關心政治是「離地」的表現,但如果所持的根據不是以聖經處境中的政治倫理闡釋,而只是引經文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對經文「不求甚解、不甚了了」,同樣是另一種的離地。他鼓勵信徒在後雨傘的處境,要實踐教會的政治倫理,更應先深入聖經中的處境進行在地閱讀,了解教會群體自身轉化(transformation),以及與社會中政治生活轉化的關係。要讓人看見天國國度是怎樣的國度,需先由教會群體做起,學習在非基督徒的生活世界活出門徒的生活,如耶穌如何與罪人、妓女生活,鄧紹光認為這正需要從教會群體的轉化開始。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曾思翰博士則以解說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31-46節「公羊與綿羊」的比喻作回應部分的內容。坊間普遍解讀這段經文為教會應向外關懷更多弱小、貧窮的人,爭取社會公義,他指出不反對教會有這傾向,但他認為這段經文是分析如何面對教會內有需要的人。曾思翰解釋,這段經文在第二十四章指出是耶穌在聖殿向門徒教導,耶穌曾預言將來的聖殿「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而同樣值得留意的是綿羊及公羊均是舊約律法中潔淨的動物。結合這些分析,他認為耶穌這比喻是向基督徒自身發出,聖殿被毀的原因在於大部分的信徒都與聖殿的建制既得利益階層有關連,而拒絕為受壓迫的信仰群體發聲,因而有公羊與綿羊的分別,而聖殿被毀的事實就是對信仰群體的警告。曾思翰批評現時許多教會均沒有為因信仰而受迫害的基督徒發聲,不替他們伸張公義。他強調教會要先處理自身的政治問題,成為起始點影響社會。

在台下回應環節中,有會眾如何令世界接受教會的政治倫理,鄧紹光認為在接受之先,要讓世界能看見基督徒能活出天國的臨在性,包括耶穌基督的教導。他強調信仰不是要強迫地轉化世界,從上帝對人的管治有一定普遍性,但世界本質上沒有耶穌和聖靈的親自教導,沒有一定理由要跟隨教會倫理;相反有耶穌和聖靈的親自教導的教會則需要先做好本份。又有會眾問及如何實踐教會的政治生活,甚至當教會長執都缺乏這個意識時,他回應指出新教傳統均沒有強迫性架構中的教導,如他所屬的浸信宗指每位信徒均有責任去實踐這種政治倫理,並可邀請長執以查經這平等的方式一同去尋找和實踐答案。

「教會不能迴避的政治?—政治中的教會」由基道文字事工、諸聖庭堂合辦的「神學與公共」系列講座的第一講,已在一月八日晚上在堂址舉行,有近二百會眾出席。講座第二講將於九日晚在同址舉行。
 


其他新聞快報
Onething呼求屬靈覺醒 俄羅斯教會見習琴與爐 (台灣國度復興報)
美生育計畫協會做少領多 來自納稅人的錢 (台灣國度復興報)
Passion青年捐款 敘利亞蓋醫院 (台灣國度復興報)
巴國教會因此受保障 以色列強烈不滿:危及中東和平 (基督教今日報)
暴洪也沖不走跟隨耶穌的心志 掌握世界一手宣教資訊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