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6月17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2016南區研經培靈會--不同曲調,譜出福音四重奏樂章
(2016年05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聖光神學院主辦的「2016南區研經培靈會」,5月9至10日在高雄市七賢路禮拜堂舉行。邀請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孫寶玲博士主講,主題為「福音四重奏」,期盼透過研讀新約四福音,更加認識神話語。

孫博士表示,早先很多學者使用「以西結書」當中的四活物代表四福音書。四活物雖然各自有獅子、鷹、牛犢及人不同形象,卻有著共通點,就是環繞著寶座,在寶座前不斷讚美永生真神。而每一部福音書都是獨特的,但全都是指向耶穌,彷彿不同的樂器,卻合奏出美妙的曲子。

「顯信之義」-馬太福音

孫博士以「顯信之義」為題,闡釋馬太福音裡經常出現的「義」,他以福音書所稱的第一個義人─耶穌的父親約瑟說明,約瑟在書卷裡雖然是沉默的人,似乎可有可無。但是當約瑟尚未迎娶馬利亞時,她就從聖靈懷了孕,按照當時的律法,可以公開解除婚約,於是約瑟的義使他想「暗暗的」把馬利亞休了。當主的使者在夢中向他顯現,約瑟更加明白,便放棄一切的計算、考量。

孫博士說,約瑟的義不在於他所作的,而在於他「為神」作了什麼、不作什麼,這不正像耶穌的生命嗎?為了父神的旨意,祂走上十字架,祂所作的,超過一切的計算,這是上帝的恩典。

另外,馬太福音十八章中,有關七十個七次饒恕的真意,耶穌教導門徒,並不在於饒恕的次數,因為那是律法,最重要的是在於我們該怎麼饒恕,以及為什麼饒恕。

「棧道毅行」-馬可福音

孫博士說,四福音書中,馬可的引言顯得相當特別。一開始就引用以賽亞書的預言,讓讀者回想起,原來那已經遺忘的應許又再次的臨到。接著透過施洗約翰一再直接、間接的出現,更從經文中「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可一5) 說明群眾渴望上帝的聲音。這對今日的傳道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信息,因為傳道並不在於多有名氣,不在於多有恩賜,而是把人帶到主的面前。

在「群」的故事中,耶穌治癒格拉森那被鬼附的人後,反被眾人央求離開他們的境界;第七章希利尼婦人求耶穌趕出附身在她女兒身上的污鬼時,耶穌卻說:「讓兒女們先喫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喫。」(可七27)孫博士表示,從經文中希利尼婦人的族群背景、代表剝削別人的城市「推羅」以及30節出現的「床」字,可以窺見婦人是當時富裕階級的代表。而馬可用最直接的說法,點出耶穌實是藉著婦人指責權勢,故整卷馬可福音是以最直接的力量表達真實。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一位牧者離婚、經商失敗、負債1千萬 因看見異象與孩子眼淚 勇敢開拓教會的故事 (基督教今日報)
國際護師節紀念南丁格爾 台東馬偕辦感恩禮拜 高唱〈新的異象,新的方向〉 (基督教今日報)
黃齊蕙:四中未得之民多 資源集中已得之民區 (基督教論壇報)
傳福音只讓專業的來?威爾比:無異傳福音的自殺 (基督教論壇報)
午夜12點介紹聖經 在西門町遇見上帝的愛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