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基督徒經濟學者論壇 王于漸:認同政府無能力解決社會問題

(2017年05月2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

基督徒在世而不屬世,本月初一個基督徒經濟學者論壇上,經濟學者、神學學者及商界管理人員共聚,探討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創新的倫理、聖經及神學觀點。

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回顧營利企業的出現,讓自然人突破壽命限制而可以建立在法律下有持續活動能力的企業,但企業有其限制:企業責任與組織有關係,企業只能夠按人的要求行事。如何有效制約企業責任,是企業倫理的重要課題。王于漸指出,根據主張自由放任經濟的經濟學家佛利民認為社會分為私人與政府,公眾事業例如扶貧等等由政府負責。商學院觀點沿用佛利民觀點,以盈利優先,當盈利相同道德才是次要考慮,或更多時候道德考量只是用來達到盈利目標的手段。王于漸提到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觀點,解釋「社會企業」的概念可算源自彼得杜拉克。

杜拉克認為企業目標是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商業與經濟問題是簡單問題,社會問題是更難解決的問題,然而過去一、二百年將這些問題交給政府解決,政府無能力解決社會問題,應由社會企業找出解決社會問題的高效率辦法,社會企業之間應有競爭和創新,用最有效的方法解決,並通過收費、奉獻、政府資助融資,而政府應訂立哪些問題應優先資助。王于漸指出監管社企的重要性,透明度是基本要求。王于漸說到教會有數百年解決社會問題的經驗,「更可通過社會企業將宗教的道德倫理價值傳開去,教會組織可以視為解決社會問題分工的一員。此外,社會企業不是以盈利為標準衡量成敗,更需要營運者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否則社會企業的監管比營利企業(以是否賺錢為標準)薄弱。」王于漸強調倫理價值觀念對於社會企業解決社會問題的角色十分重要。

「基督徒經濟學者論壇二○一七──企業社會責任與社創:倫理、聖經及神學透視」由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主辦,香港專業人才服務機構、豐盛社企學會及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校友會協辦,於五月六日上午假香港大學舉行。論壇講者還有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郭偉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葉漢浩、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導師黃元山、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雷競業牧師、前香港中銀集團副執行總裁王仕雄、亞洲國際博覽館行政總裁哈永安及香港大學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林潔珍教授。聚會約八十多人參加。
 


其他新聞快報
泰國信義基督教總會來台連結 嘉基分享醫療傳道大使命事工 (基督教論壇報)
英教會領袖:曼城多元價值不因恐攻而敗壞 (基督教論壇報)
釋憲後,基督徒的婚姻觀何去何從? (基督教論壇報)
如何不讓資訊洪流麻痺基督徒的同理心 (基督教論壇報)
宣教士搶救受困伊拉克少女 槍聲四起影片實況驚險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