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6月3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第8屆牧者國是論壇 》 以教會為本差派宣教士 動員回應宣教使命
(2018年01月2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第8屆牧者國是論壇,於元月23日下午針對跨文化宣教事工,由花蓮美崙浸信會(以下簡稱美浸)主任牧師蔡志堅,分享該教會前年派出第一位長宣跨文化宣教士後,今年再接再厲差派兩位長宣宣教士;此外,CCMN同工、五股禮拜堂王天佑牧師則強調宣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觀念問題,平信徒也可以宣教。他鼓勵與會的眾教會一起去宣教,還台灣宣教的債,完成大使命。

花蓮美崙浸信會 多頭併進做跨文化宣教

23日下午由蔡志堅牧師分享美浸跨文化宣教經驗,蔡牧師說,基本上教會是回應職場弟兄姊妹的宣教負擔,多頭併進做跨文化宣教,其中對緬甸北部少數民族宣教,是與當地同工配搭,建立兩間教會、一間小學及一間學生中心,每年固定差派短宣隊到當地服事,預計今年再建立兩間教會。另外,回應CCMN跨文化宣教運動,2016年差派出美浸第一位長宣宣教士到泰國南部,並用短宣支持長宣,每年固定差派短宣隊到長宣工場配搭服事。今年將再派出兩位長宣宣教士前往不同國家,並與CCMN網絡教會差派短宣隊到長宣工場服事。

蔡牧師認同CCMN宣教運動說,施比受更有福,台灣現有4,000多間教會,怎麼可能不走跨文化宣教的路?尤其採取以教會為本的跨文化宣教運動,可以建構一種整全的宣教模式,兼顧福音工作、社區建造、經濟改善,當美浸差派出第一個長宣宣教士,一年後回台述職,透過宣教士的分享,整個教會弟兄姊妹宣教熱情都被挑旺起來,2018年便再接再厲差派兩位跨文化宣教士。

最難能可貴的是,當3年前這位55歲姊妹回應呼召要參與CCMN長宣時,美浸主責宣教的成鳳樑牧師說,大家都不看好這位姊妹,因為她沒讀過神學院,也沒受過教會長期裝備、英文又不好,但這位姊妹到了宣教工場4個月,在CCMN宣教隊教導下,生命整個被翻轉,現在還可幫忙翻譯泰語,讓他深受感動,也顛覆他以前對宣教的觀念。他說,「平信徒真的可以參加長宣!」

五股禮拜堂宣教植堂不落人後

五股禮拜堂如何走上跨文化宣教之路?王天佑牧師分享說,1983年他到五股開拓教會,之後陸續又開拓了20個教會,還差派出8位宣教士,到4個國家長宣。雖然他的教會會友大多是基層勞工,約500人聚會,但宣教植堂、差派宣教士卻不落人後,且12年前就已差派宣教士到柬埔寨。

為何教會不願做跨文化宣教?王牧師說,主要是跨文化宣教難以看見具體成果,埋下去幾年可能都看不到果效,加上跨文化宣教有很高的危險性,甚至可能丟了性命。然而跨文化宣教不是憑感動去宣教,相反地是一種責任,因外國宣教士到台灣宣教已150年,現在該是台灣教會回應宣教呼召的時候了;更何況,宣教不在乎你是否有專業或才能,反而是抱持錯誤的宣教觀念,導致自己裹足不前,不敢勇敢回應宣教呼召。

王牧師介紹說,CCMN成立於1996年,是協助中小型教會宣教的平台。現已有120多位成人宣教士,40多位宣教士子女,其中宣教超過10年有34位。今年台灣CCMN宣教高峰會,有45位弟兄姊妹回應神的呼召,願在三年內參與跨文化的長宣。

所以一般弟兄姊妹只要有顆願意委身宣教、有受苦的心志及受教的心,就可以回應宣教的呼召;另一方面,以教會為本的宣教運動,會讓教會與宣教士之間產生良性互動。當宣教士得到最好的照顧,返國述職時,弟兄姊妹也會被他們的見證挑旺宣教熱情。故此,全教會可以總動員做宣教,即使「不作宣教士,也能做宣教事」,全力協助和支援宣教。

蔡志堅牧師分享美崙浸信會的跨文化宣教。魏麒原攝
王天佑牧師分享五股禮拜堂的跨文化宣教。魏麒原攝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陪伴松年 忠仁教會辦文康站 (教會公報)
連結海外肢體 見證基督生命 (教會公報)
諮詢部族意見 突破歷史疏漏 (教會公報)
浸大學生反對普通話畢業要求 羅秉祥撰文表理解籲各退一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國際新聞】 最新迫害基督徒國家名單 北韓連續十六年列居首位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