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4月20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教會 免費講座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從《返校》談國家暴力與如何醫治創傷心靈
(2019年11月2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義工記者吳東泰花蓮報導】11月16日在東華大學,由花蓮大專學生中心、東華大學花美團契、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以及台灣基督徒女性靈修協會合辦演講,邀請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前來分享「從返校談國家暴力與創傷療癒」,吸引了70多位聽眾。

花蓮大專學生中心牧師林熙皓引言時提到:「對於當時身陷白色恐怖的人們來說,《返校》這部電影裡面所呈現的恐怖,其實只是他們真實經驗的千分之一。在那麼恐怖的情境中,他們的心受傷了,而這份受傷的心,也相當程度影響著現在台灣社會。或許對我們來說,可能沒有這麼清楚地意識、感受到,但它確實發生。那麼,怎樣去面對國家暴力下造成的傷害,是否人們的生命跟關係有機會得到和解或是療癒的可能性?」

彭仁郁首先指出,當國家暴力被認為是已經過去的歷史,社會應向前邁進的同時,往往自然而然選擇拋下了記憶這些歷史,卻也忽略了傷痛及影響依然存在著。但《返校》這部電影,打開了台灣民眾正視歷史的契機,也約略認識到轉型正義的意義和重要性。他提到,國家暴力的影響不僅止於受害者本人,還會延續到他們的家庭,造成代間創傷。以二二八事件中的嘉義潘木支為例,因為父親的離去與目睹現場的恐懼,導致潘木支的三哥變相暴力控管家庭,以及自己長子思覺失調;潘木支的四哥雖然一度逃離台灣,但即使回到了台灣,見到自己的家人,他道出的第一句話是:「我有憂鬱症,我一輩子都在和憂鬱奮戰。」

彭仁郁指出,國家暴力導致的心理創傷,不但往往看不見、無法直接訴說和聽見,也因著其他人沒有真正進入到國家暴力受害者的切身生活經驗與歷史脈絡中,以致並未真正理解受害者的痛苦,也就難真正地進行療癒。我們需要的,不單是運用諮商技巧來進行治療,更需要好好地花時間聆聽了解他們的故事和感受,體認到這些受害者同時是努力求生存的倖存者,是不斷對抗社會和體制以及內心痛苦的抗爭者,而社會可以成為他們的戰友,陪伴、協助他們在一個可以自由發話的空間和關係裡,看見並訴說自己的經驗,從而治療創傷、修復關係。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巫術攻勢興起 同心禱告刻不容緩 (台灣國度復興報)
50年來最嚴重洪災 威尼斯80%淹水 (台灣國度復興報)
神給每人的劇本不同,但都精彩! 全民大悶鍋編導謝念祖:人生如編劇,平淡演不出新戲 (基督教今日報)
從大衛及馬利亞看服事的心 鄺棠博士:忙碌事工中,是否失去對神的愛與熱情? (基督教論壇報)
【1120國際兒童人權日】落實兒童權利公約CRC 關照失家兒少「替代性照顧」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