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4月25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教會 免費講座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全族語學習空間 用自己的語言認識文化
(2020年05月2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高雄報導】2019年成立的「南島魯瑪社 LUMA Association」,Luma是阿美族語的「家園」,團體旨在探尋過往的文化和歷史,重拾族群自信心,進而促進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同年9月,花蓮玉里的秀姑巒溪旁、體制外的全「阿美語」幼兒學習空間「Pinanaman」展開第1學期課程;小小的學校有滿滿的理想,除了教育孩童與凝聚部落,也希望能透過民間努力與成果,為政府的族群母語與文化教育政策提供新參考方向。為了學習空間運作,南島魯瑪社定期辦理募款活動,與台灣各地民眾傳遞辦學理念,5月23日下午於三餘書店舉辦高雄場。

活動開場,邀請來自神山部落的魯凱族青年Lavakaw Kasepelang(柯昭群)表演自創曲,他也在分享中談到自己離開部落到平地求學的經驗;他回到部落約已10年,曾參與石板屋建造,在與長輩交流過程中,驚覺母語不只是溝通工具,而有更深層的美感與精神在其中,這也成為他學習族語的動力。他也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族語考試可以考滿分,但在家卻很難開口言說,然而「孩子是天真、無辜又有可塑性的」,期望孩子就算所處環境改變,也能自然開口說族語。

南島魯瑪社執行長Mayaw Biho(馬躍・比吼)說明,若每個族群的語言能夠被保存,其獨特的觀點就能被流傳;例如阿美族語的「Pakelang」,是婚禮或喪事等重要活動結束後在河邊舉行的儀式,提醒一個階段的結束,讓人心情澄澈並能夠重新出發,但華語並沒有可以解釋的具體字詞;想要傳承,透過學校教育是好的方法。Pinanaman不向政府申請經費,而是邀請各界長期小額捐款支持,目的是希望促使政府反思、進而改善政策;先前引發熱議的「母語回家學」議題,Mayaw Biho認為,訂定為「政策」能夠強化重要性,讓學校真正承擔教導的責任,也讓社會重視語言流失的問題。

「究竟原住民族教育和我們有什麼關係?」Mayaw Biho指出,在部落耆老們的觀念裡,人類是屬於土地與海洋的;颱風、地震等被現代人視為帶來破壞與損失的自然災害,但自古以來的無數代原住民族卻能夠與之共處並生存至今,這其中一定有某些智慧可以與社會分享。孩子們從小學習族語、文化與技藝,並培育尊重環境的心;除了孩子受益,祖父母們也很開心,不用勉強自己說華語,對部落全體有好的影響。

Mayaw Biho也以圖片與影片介紹孩子們在Pinanaman學習的日常:今年1月,大家在秀姑巒溪旁慶祝第1個學期結束,3月則在山林間舉行新學期祝福儀式;今年度課程禮拜一至五分別是藝術、律動、散步、手作與料理課。平時,孩子們在玩耍時互相幫對方攀爬上坡,有人不小心跌倒時就給予擁抱安慰;Mayaw Biho強調,阿美族文化是樂於分享的文化,這種精神在高競爭的當代社會是難得可貴的。目前Pinanaman也在徵求師資,另校舍也預備修建,如願意支持,可至「南島魯瑪社LUMA Association」官方網站。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與主同行 迎向未來 高雄大專中心祝福畢業生 (教會公報)
遠嫁異鄉卻屢遇困難,她從神找到安全感與認同感 成為家族祝福的開端,領新住民信主 (今日基督教報)
因金融海嘯,從富豪到破產 「給我錢我才相信祢!」完全降服後,得到超乎所求所想的祝福 (基督教今日報)
連辦五次福寶濕地淨灘 彰化YMCA籲愛環境從生活開始 (基督教論壇報)
沙美教會紓困助會友患難中看見愛的行動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