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黃慧貞與法護法師跨教對談

當夏娃與女媧相愛
(2009年09月2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基督徒學會與女同學社、「同.自在」及尋道會合辦「跨宗教談情說愛」系列對談會,於九月十八日晚在基督徒學會會址舉行第一場,由「佛門網」總編輯法護法師及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黃慧貞博士對談「當夏娃與女媧相愛」,約有廿五人出席,活動亦設有網上直播。

愛是兩個人共同建立的

法護法師及黃慧貞分別從佛教與基督教角度討論非主流的情愛與人生的關係,如同性戀等。法護法師首先笑說,雖然自己是出家人,但仍然會講感情,因為人本來就是有感情的。他對感情的理解為「感」即感觀,而「情」即情慾;好的感情叫「愛」,不好的感情叫「恨」。「愛是雙方面的,不是『我的愛』,而是『我們的愛』。一份成功的愛是由兩個人共同建立的,會一同分享、一同工作的。」

法護法師指佛教的「無我」思想教導人要放下個人主觀的想法。一段感情如何可維持得久呢?法護法師提出以下四點︰

一、 姻緣觀︰感情是你情我願的,夫妻感情不能單方面處理問題,是「我們」的問題,要共同解決,及學習原諒;

二、 無常觀︰在生活上要不斷有變化,才能為對方帶來快樂。丈夫要憐愛妻子、並以禮相待、要不時買禮物給對方、照顧家庭的財物及關懷妻子的親友;而妻子亦應尊敬及順從丈夫、懂得照顧家庭,作「家庭公關」、為丈夫準備伙誠、誠實及為丈夫積功德;

三、 無我觀︰感情不可有自我的執著。不要要求對方如何對待自己,反要想想自己如何可讓對方快樂。「兩人相處應該是想『我可以給對方甚麼』,而非『我要甚麼』。」;

四、 無求觀︰若有「我」的要求,就會變成「強求」,要求對方跟從的話,感情就不能長久,故需要雙方面的配合。佛教有一誡命︰不邪淫,即要對對方忠誠,不管男男、女女或男女的愛情都需要。

法護法師強調佛教重視眾生,一視同仁,認為同性戀與異性戀的愛都一樣,雙方都是彼此愛對方,他們一樣可以從中找到快樂,故佛教接受同性戀。

最重要︰彼此相愛

黃慧貞先簡述夏娃的故事,然後指出,分別善惡樹又名「知識樹」,而「知識」這詞與聖經後來的「性」字相通;人吃了知識樹的果子就會有了「知識」,但結果是引致死亡。她接著提出疑問︰為何認識「知識」(或「性」)會引致墮落及死亡?她解釋知識與性的關係背後是人對宇宙的反思。「古代,上帝和人的分別界線是上帝可以長生不老和上帝有知識。」性,是人自我的覺醒,當人掌握知識後,與上帝的關係就會開始疏遠。她又提及性常會引起社會混亂,當中牽涉到社會秩序的問題,如繼承權、經濟利益和族群關係等;聖經肯定男人及女人都有情和慾,但聖經有其文化歷史背景,而現代社會在科技、城市、家庭價值等方面都有改變,人對性有新的開放態度,故出現了自由派和基要派的角力,但黃慧貞強調情、性、慾和神聖都有緊密的關係︰

一、 聯合性︰個人的生命有很深的交往,有自主性的元素。「人在自主和了解自己需要的情況下得到滿足,並在滿足內得到上帝的祝福。」在兩人無私的相交中,應可經驗上帝的創造

二、 新生命的創造︰不應只停留在生育的層面上,亦包括因兩人相處、結合而孕育出的新生命,對群體和個人都帶來新的活力

「上述兩點引申出價值問題,價值的核心是彼此包容,在其中經歷上帝,得到上帝的祝福,哪還要問階級、性別、年齡等問題嗎?」黃慧貞認為愛是最重要的原則,兩個人無分性別,最重要是彼此相愛。「基督教有一個很深奧的教訓,就是愛,而且是彼此相愛。」

何謂忠誠?

二人對談後,設有現場答問環節。有人問及何謂忠誠?黃慧貞指忠誠有兩種,一是為義務(obligation)而忠誠、一是為愛而有所承擔的忠誠,她表示後者較重要。又有人以家暴條例為背景,問及二位講者如何看「恨」,法護法師指人要珍惜姻緣,製造姻緣,從而帶來改變,他強調雙方都要維持責任,另一方面亦要做到靈性的提昇,成為善友;黃慧貞指舊約聖經講「恨」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人因有期望落差而產生恨,若人不用以暴易暴的方法,就是寬恕。」現場亦有人關注除同性戀以外的非主流愛情,如師生戀、忘年戀等。

最後,法護法師總結時說︰「不論甚麼愛情,都叫愛情,都需要互相尊重。」他重申要維持一段長久的愛情,要提昇雙方的情慾和精神至對眾生的慈悲。而黃慧貞總結宗教有群體和個人兩個層面,群體方面要堅持改革的聲音,長遠可對普世教會有貢獻,而個人方面則要追求個人的經歷和見證,因這是沒人可以拿走的。

另外兩場對談會會於十月九日由衍空法師及徐珍妮牧師對談「愛.別離」及十月三十日由法護法師及譚沛泉博士對談「覺悟當下」,時間全為週五晚7時至9時,地點是基督徒學會,詳情可瀏覽 www.hkci.org.hk/news/index.html 或電23981699黃小姐╱朱小姐。

 


其他新聞快報
金融海嘯與孩子的成長藍圖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美國有團體發起「星期天回到教會」運動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關渡教會、彰基二林詩班聯合主日 (基督教論壇報)
南投眾教會921地震十周年感恩晚會 (基督教論壇報)
晨曦會25周年慶 重新歸零奉獻給神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