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4月28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AI@教會 免費講座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抱怨欲罷不能? 蔡晶玫:以感恩代替埋怨,不再作恐懼奴隸!
(2022年09月2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基督教今日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覺察自己在訴說事實或埋怨

旌旗教會主任牧師蔡晶玫傳講信息「向埋怨說不」。首先她從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抱怨,挑選其中三個分享:

1)剛離開埃及,被法老的追兵追上時,因懼怕發怨言。

2)在汛的曠野無食物吃,向摩西發怨言。

3)在摩西派12個探子窺探迦南地,10個探子報惡訊後,百姓向摩西發怨言。

她在預備信息前研讀整段經文,被摩西的舉動深深感動。當他聽聞上帝因百姓通天的怨言,要擊殺他們,摩西選擇禱告;當看見百姓不願其繼續作他們的領袖,他還是繼續禱告。

蔡晶玫藉此提醒,我們常向神禱告,求祂救我們脫離苦難,但當困難臨到,我們所發的怨言也不比以色列人少,只是使用不同的台詞挑戰神,「埋怨」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稀鬆平常的事情。

隨著科技進步、各類思想興起,有人說「抱怨」就像是一種「心理排毒」,然而,「訴說事實」和「埋怨」不同,前者是「對已發生之事的說明和感受」,聚焦在分享個人感受,並願意去改變,而非對事情的主觀解讀,並重塑這些事情;後者純粹是心情抒發,甚至可能對他人的行為造成負面效應。

例如,有位生病的母親希望孩子多陪伴自己,她會說:「我生病了,希望兒子們能多陪陪我,但他們太忙碌了,無法陪我,所以我有些失望。」這是所謂的「訴說事實」。

反觀「埋怨」是種負面對話狀態,不滿瀰漫於話語中,通常被稱為發洩,且不想改變問題;同樣情境下,該母親可能會說:「生那麼多孩子有用嗎?沒有一個要負責,我不如早點去死。」

習慣性抱怨可能會使我們將目光擺錯重點,因把焦點放在負面、出錯的事物上,不斷將那部分擴大,且抱怨時負能量不會因而降低,反而會更膨脹!因此要仔細留意生活中是否常發怨言。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主為何是我?」她肺癌第四期靠主治癒,經歷全然交託的信心突破! (基督教今日報)
浸聯會新任總幹事楊德仁牧師交接布達 未來五年浸信會要拓植70間新堂會 (基督教論壇報)
【社論】在混亂時局中的屬靈引導 (基督教論壇報)
廣邀天下華人唱出好詩歌 影音使團創世電視首屆詩歌大賽冠軍誕生 (基督教論壇報)
非洲之角爆40年未見大饑荒:每48秒就有1人死亡、700孩童活活餓死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