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6月2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是徒勞無功的白費力氣,還是愛的大能
即將來臨的復活節提醒我們,在世上也許會被視為徒勞無功浪費時間的事,實際上是大能的奇事。
(2023年03月1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者 KAREN STILLER】“我們是否浪費了自己的生命?”,這是近期某天早晨喝咖啡時閃過我腦海的問題。才剛醒來,我就已陷入教會事工泥淖的沮喪之中。而這樣子的沮喪,偶爾會臨到在基督教事工禾場服事的人身上,或是跟傳道人結婚的人身上。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詩篇23:6

在我們的服事生涯裡,已經過去了的歲月比未來剩下的時間還要多。對這一點我倒沒有太多的難過,至少現在還沒有。也許未來的某一天,當我的丈夫布倫特(Brent)從講道台上退休,拿下他的牧師領時,我可能會感到難過。不過,就在那個早晨,我問自己,迄今爲止的30年裡,回想我們過去或多或少服事過的11間教會,以及所有與之相關的送往迎來零碎總總,我們有什麼拿得出來的成果?

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和現在的教會,我有很多感到美好和覺得很棒的地方。我們被耶穌的愛所環繞,我們也很感動於祂的子民用特別的愛來溫暖彼此和這個世界。這種愛是教會在這個世界上的美麗奇蹟。多年來,我們一直參與在教會向周遭社區傳遞溫暖的各種活動中——免費的家庭修繕、育兒講座、年輕人組隊玩雷射槍、戲劇及音樂會的演出、義賣籌款、難民支持、週五晚餐、街友餐點發送、聖誕節的火雞、所有想得到的認識福音課程、傳統禮拜和現代敬拜音樂…零零總總的活動,都是我們為我們所處的社區努力發想並推動的。

(我認為)大多數的時候,教會展示出來的愛是沒有任何隱藏的動機的。教會總是張開滿滿的雙手,期望人們能盡可能在此得到所需要的。但有時在我們所表現的愛的後面——至少對我來說——有一種難以完全掩飾的意圖——想和人傳福音,讓教會人數能夠成長,因而成為更好的教會,而更好的教會也能讓人數又更加增長。我們想要成爲別人口裡的那間教會;。想要在創意、數字、人數和影響力是成功的;想要擴大、遍及各地。

對此,我表示悔改。對此,我已放下。如果我們誠實面對我們所做的事工,以及我們為何而做的動機,肯定會引我們至悔改。當我環顧祭壇的周圍,我發現不只我一人跪在這裡。對於我們的動機,我們肯定需要悔改,不是因為想增長教會人數而悔改,而是因著為了增長而增長而悔改。

在最近一次教會的早餐聚會上,我很欣賞教會一位女士戴的項鍊——由雕刻著小象的木珠串起來的。它看起來像來自一次美好旅行的紀念物,在一個滿是雕刻和蠟染的市集攤位上精心挑選而來的。我告訴她,“我喜歡這個項鍊!”她回答,“謝謝你。”邊說邊撫摸著珠子。但是,當她開口想要繼續說點什麼的時候,我這位年齡漸長的朋友,發現自己突然腦海一片空白。

「我記不得我本來想說的話了。」她摸著小象的頭說。

我提議,「要不要幫你一起想?」

「不了,謝謝你。」她說。「我想要自己慢慢想起來。」 我的朋友用手指反覆摸著小象,在記憶的抽屜、在腦門後翻來找去她丟失了的詞句。我們就這樣一起等著。也許照常理而言我們應該換個話題,但那樣感覺會對她堅持的努力不尊重。就這樣幾分鐘過去了。我們仍沉默地站著。最後,我們都被叫去吃飯了。我們互相交換了微笑,聳了聳肩,然後逕自去排隊了。

我們的對話沒有達成什麼效果,也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我分開後我就去找牛角麵包和酸蘋果醬。就是事實上及時間上而言,這次談話不是一次成功的交流。但是在教會裡面,沒有結果的一起浪費時間也可以是種愛的表現。

幾個星期後,我在聖餐時站在會堂後面,看著人們來來往往。這是我喜歡做的事。人們在側邊走道排隊領聖餐,然後從中間的走道回到自己的座位。在中間走道的紅地毯上,還殘留著之前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而殘留的叉叉標記。

然後我看到那位女士,她正雙手捧著聖餐,沿著中間的走道回到自己的座位,準備入座後領受聖餐。這是我們當時爲數不多的防疫規定之一。在她身後有幾十個教友,他們不約而同放慢了腳步,配合她的步伐,以免超越她。沒有人催促她。她邊走邊微笑著,可能沒有注意到她身後配合著她的人。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隊伍。會衆在她身後走得很溫柔,就像一個神聖的陪伴隊伍。我覺得好溫暖,微笑的看著這個隊伍。

在我面前的這一幕,用最美麗和最神聖的方式,讓我見到了教會的成功。教會用其緩慢、耐心的步伐,因著愛的緣故展現了它的美麗。教會能為自己所愛的、苦難中的會友提供如此難得的禮物,也能為所有我們遇到的人——因著耶穌的緣故,有幸能在其身邊或身後緩慢行走的任何人——提供同樣的禮物。

每ㄧ年,復活節的前夕都提醒著我們,在世人看來也許是沒有意義的徒勞及浪費時間,實際上可能是奇妙可畏的事。在別人看來彌賽亞失敗了,實際上彌賽亞卻已完成最神聖的旅程。祂的死亡帶來生命。空的墳墓帶來充滿應許的新盟約,能將萬物翻轉、恢復至其最好的樣貌。復活節是最絢麗的、最顛覆一切的盼望。如同在加拿大冬天結尾之際,在人們窗前飛過的孔雀。它所啟示的成功看起來與世界上其他版本的成功都不同,在我們所站的教堂裡,閃爍的是其謙卑且榮耀的的身影。

復活節向我們證明了,在這漫長、緩慢、穩穩前進的路上,耶穌與我們同行。這樣的步伐也許永遠都看起來不怎麼成功,但卻是信實的,並且,有著祂神聖的陪伴。

默想問題:

1. 我們通常不會視衆所熟悉且喜愛的《詩篇》23篇爲我們能如何彼此對待、及關照鄰舍的經文,但它可以為耶穌是如何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陪伴我們的榜樣。仔細閱讀過後,想一想,這個詩篇教導我們應如何對待彼此?

2. 想像一下,即使很困難,但陪伴某個人一起走過他最黑暗的低谷、關注他的需要,陪在他的周遭是什麼樣子?

3. 在我們生活周遭的人裡,我們能為他們的需要預備什麼?我們現在可以陪伴誰?
凱倫·斯蒂勒(Karen Stiller)是《部長的妻子:關於信仰、懷疑、友誼、孤獨、寬恕等的回憶錄》的作者,也是《Faith Today》雜誌的編輯。

翻譯:Harry Chou / 校編:Yiting Tsai

Image: Titian Ramsay Peale /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Open Access / Paul Cezanne / Wikimedia Commons / Edits by Christianity Today  
新聞照片:



其他新聞快報
世界展望會Chosen行動 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教會公報)
海苔工廠逢劇變瀕倒閉,順服「先求神的國」專心敬拜,迎10倍增長! (基督教今日報)
清明節如何紀念逝去家人?向天上家人表達「再愛一次」的方式 (基督教今日報)
涉邀教友巨額投資被停講道施聖禮 劉信之呈辭並放棄牧師銜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德國最大宗派基督徒人口下降 虔誠指數位歐洲榜末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