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5月2日 星期五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彰基文史博物館與東門巴克禮教會合作 修復蘭大衛家族文物

(2024年11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Dalul整理報導】11月12日,彰化基督教醫院文史博物館與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舉行「蘭大衛父子文書文物修復與數位典藏合作」開工禮拜,博物館將委託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修復蘭大衛家族留存的文書文物並籌備成果展。

「相較馬偕與馬雅各,我們對蘭大衛父子的事蹟是相對陌生的,對於正在修復巴克禮牧師文獻的東門教會來說,能協助整理這些文資是上主奇妙的帶領。」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主任牧師劉炳熹表示,彰基、馬偕與新樓這三間醫院在台灣醫療宣教歷史皆具有重要地位,但相較淡水馬偕與台南馬雅各,蘭大衛父子的故事較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

開工禮拜中,劉炳熹引用以賽亞書58章12節經文:「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你必稱為補破口的,和重修路徑與人居住的。」來闡述修復案的意義,除了回顧蘭大衛家族在彰化的作為,也助於眾教會回顧台灣宣教史的根基,進一步推動教會進行歷史保存的風氣。

彰基文史博物館館長陳雅莉說道:「剛接任館長時,我並不知道能對這些文物做什麼,沒想到神一路帶領我認識了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讓我對博物館文物典藏工作有了更完整的認識。」她分享,近期在清點彰基中華路舊院區倉庫時,意外找到一批醫院早期文書檔案,在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上帝奇妙的帶領。

「皮膚移植手術在當年是相當困難的,必須用一把像刮鬍刀的儀器切除捐贈者的皮膚,差幾毫米都有失敗的可能。」陳雅莉表示,博物館目前與彰基整形外科團隊合作,以蘭大衛之妻──連瑪玉夫人(Marjorie Learner)「切膚之愛」的故事,委託彰師大美術系學生繪製兩幅畫作,並將淘汰的皮膚手術器材收藏於文物館,以展覽形式使大眾更了解皮膚移植手術的歷史。

陳雅莉認為,文物保存不僅是延長文資的壽命,更希望能藉由這些修復成果,讓新進醫護同仁延續蘭大衛為彰化人民奉獻的精神,達到信仰教育的意義。

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分享,目前蘭大衛父子留存之文物將於明年開始進行修復與文資數位資料庫建置工作,期望能於2025年春天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大廳舉辦修復成果主題展覽,與信徒、民眾碰面。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彰基文史博物館館長陳雅莉說道:「剛接任館長時,我並不知道能對這些文物做什麼,沒想到神一路帶領我認識了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讓我對博物館文物典藏工作有了更完整的認識。」她分享,近期在清點彰基中華路舊院區倉庫時,意外找到一批醫院早期文書檔案,在過程中深刻體會到上帝奇妙的帶領。

「皮膚移植手術在當年是相當困難的,必須用一把像刮鬍刀的儀器切除捐贈者的皮膚,差幾毫米都有失敗的可能。」陳雅莉表示,博物館目前與彰基整形外科團隊合作,以蘭大衛之妻──連瑪玉夫人(Marjorie Learner)「切膚之愛」的故事,委託彰師大美術系學生繪製兩幅畫作,並將淘汰的皮膚手術器材收藏於文物館,以展覽形式使大眾更了解皮膚移植手術的歷史。

陳雅莉認為,文物保存不僅是延長文資的壽命,更希望能藉由這些修復成果,讓新進醫護同仁延續蘭大衛為彰化人民奉獻的精神,達到信仰教育的意義。

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分享,目前蘭大衛父子留存之文物將於明年開始進行修復與文資數位資料庫建置工作,期望能於2025年春天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大廳舉辦修復成果主題展覽,與信徒、民眾碰面。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不畏逆境 北高雄家扶表揚自強家庭 (教會公報)
中布中會訪日 見證北海教區宣教精神 (教會公報)
社青在不在 壽中青少年部以案例激發討論 (教會公報)
排灣中會青年輔導培訓 暢談文化與性別議題 (教會公報)
NCCT教派交流講座 信義宗與長老教會特色分享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