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宜瑩台北報導】透過說書人羅斌(Robin Ruizendaal)的串場,配合音樂家許舒堯以管風琴、維吉諾琴、梁益彰以木笛,還有萬益嘉帶領的Onini Siraya樂團的合唱,《熱蘭遮的詩篇》音樂會於1月5日下午在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登場。藉著17世紀多位荷蘭作曲家以〈詩篇第100篇〉〈主禱文〉譜曲的樂章,及西拉雅〈身體五官歌〉〈歡喜聚會〉等民謠,呈現將近400年前的荷蘭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從17歲求學、到27歲在台灣熱蘭遮殉道的故事。
音樂會當中穿插由前衛出版社出版的新書《熱蘭遮之淚》文字。描述在荷蘭統治下的台灣,如何在1661年與從中國來台的鄭成功軍隊交鋒;當時阿諾德斯・溫世繆與家屬、荷蘭官員遭擄,他被當成勸降頑強抵抗荷軍的籌碼,卻因勸說無效而遭殺害成為殉道者;《熱蘭遮之淚》便是以他從17歲開始寫的日記,記載他求學、申請東印度公司獎學金、來台經歷兒子夭折與西拉雅族生活的點滴。
《熱蘭遮的詩篇》音樂會由羅斌講述阿諾德斯・溫世繆日記部分內容,透過許舒堯、梁益彰的演奏、萬益嘉及西拉雅族人的吟唱,將他從少年、與尤紐士牧師學習西拉雅語、定居台南、教堂唱詩班、在台灣艱辛的生活、歷經更多的磨難,以及鄭成功圍困熱蘭遮城4個多月、27歲殉道等在台10年生活呈現出來。
萬益嘉的妻子萬淑娟表示,透過史料的考據、部落民謠的採集,這次與主辦單位古鍵盤藝術合作,在眾人面前唱出已失傳的西拉雅語詩歌、古調,這過程的艱辛與族人的努力,真的無法用言語述說。可是當她看了《熱蘭遮之淚》中有關阿諾德斯・溫世繆的日記內容後,深深為荷籍牧師為了傳揚福音學習西拉雅語,甚至最後犧牲生命而感動不已。她期盼無論是透過文字、音樂等媒介,能再次喚起大家對復振原住民母語、文化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