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3月16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社群媒體戰場 教會去或留?
(2025年02月0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曾俊柏編譯】在社群媒體日益影響社會的今日,教會和非政府組織(NGO)應如何自處?應該要積極投入,還是避而遠之?世界基督教傳播協會(WACC)歐洲分會於1月21日舉辦網路研討會,主題為「X與Meta:我該留下還是離開?」,探討教會和NGO是否應積極參與社群媒體,或因平台涉及的道德和權利問題而完全退出。會中,WACC邀請三位專家,分別從公民責任、策略參與和道德立場等角度出發,提出不同的應對方式。

WACC全球總幹事李菲利(Philip Lee)表示,公民社會必須更積極主動地監督社群媒體平台,要求他們負起承擔該負起的責任。他指出,Meta和X等社群平台對民主和問責制構成重大挑戰,這些平台除了能快速傳播資訊,還會放大意見與情緒;然而與此同時,它們卻對事實查核的努力日益減少,甚至傾向放鬆管制。

李菲利批評,這些平台過度依賴自動化系統處理嚴重內容違規,並將較輕微的問題交由使用者檢舉,這使得問責機制難以落實。此外,他也質疑平台在內容審查、演算法決策及數據收集方面缺乏透明度。為了解決這些挑戰,他建議,公民社會應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支持公共利益新聞,並參與反制仇恨言論的行動。他強調,這些努力對於建立一個更具資訊素養的民眾不可或缺,並能有效對抗數位空間中的「分裂性敘事」(divisive narratives)。

德國法蘭克福和奧芬巴赫社服(Diakonie Frankfurt and Offenbach)主任馬庫斯‧艾澤勒(Markus Eisele)則提出嚴厲的觀點,呼籲教會和基督教機構完全退出X平台,因為X已變得日益有毒且有害。他表示,他的組織已因X上的仇恨言論、網路霸凌和虛假資訊增加而決定退出。

艾澤勒亦批評X的付費功能加劇了資源不平等,使有財力資源的人更加有利於資訊傳播,而資金有限的NGO更難獲得曝光。他以足球比賽比喻,指出X這個裁判不僅容忍惡意行為,還積極鼓勵犯規和惡劣行為。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唯一合理的選擇是完全退出比賽。

艾澤勒也提到X的安全措施日益鬆懈,對弱勢群體尤其不利。他說,他的同工在與邊緣社群工作時,親眼目睹網路仇恨言論和去人性化語言造成的危害。此外,由於NGO和社會運動在X等平台傳播,而與負面公眾觀感的關聯日益增強,這可能損害組織在社群中建立的信任和信譽。他呼籲教會和非政府組織將資源集中在更安全的場域中,促進有意義的互動,而非將資源投入在有害的平台。

德國福音教會(EKD)數位部門主管克里斯蒂安‧斯特爾齊克(Christian Sterzik)則主張,應留在如X和Meta等平台,但須在明確且周全的數位策略下進行。

斯特爾齊克分析,社群媒體組成相當複雜,是一個好壞內容並存的灰色地帶。他以聖經中「麥子和稗子」的比喻,說明社群媒體是一個複雜的灰色地帶──既存在有益內容,也充斥有害資訊。他認為,教會與NGO參與社群媒體的策略非常重要,並強烈鼓勵各組織分散在多個平台,避免依賴單一平台,除了接觸更廣泛的受眾,同時降低平台政策或演算法突然變更所帶來的風險,「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儘管社群媒體帶來諸多挑戰,斯特爾齊克認為,這些社群平台仍能作為傳遞正面訊息、促進社會參與的有力工具。只要平台在法律框架內運作,教會就有責任繼續活躍於這些空間,並為公共利益發聲。(資料來源:WACC)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前美國長老教會總幹事安息 (教會公報)
聖經花燈閃耀新北燈會 基督教聖經故事主題燈飾區 (教會公報)
排灣族白鷺部落自辦研討會 牧師與靈媒在地共論人神盟約祭 (教會公報)
2025日光少年營 體驗教育覺察自身回應信仰 (教會公報)
你願意為耶穌舉牌5分鐘嗎?多倫多發起,吸引各族裔悔改合一走上街頭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