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3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第二屆原桌論壇 深入對話建構自己的答案
(2025年02月0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屏東報導】為幫助年輕世代突破同溫層,針對社會或教會關心的焦點議題有更多深入對話、進而找出自己的答案,Payuan(排灣)中會Heizang(平山)教會於去年舉辦「Maljavar 聽・說」原桌論壇,今年2月3日舉辦第二屆。當天上午以「性仰」為題,邀請Tjauvuuvulj(內文)教會教育牧師Tjuku Garuljigulj(邱秀妹)、勵馨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公民對話處倡議專員陳佩儀牧師對話;下午為「從文化與聖經談排灣族的起源」,邀請排灣部落傳統領袖蕭惠美、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榮譽教授Masegeseg Zengrur Gadu(童春發)牧師,分別從排灣族神話和聖經角度談「創世」。

陳佩儀首先點出,要從信仰談議題,首先要把自己所談論的「對方」視為「真實的人」,有其獨特的生命經驗和處境。她也提醒,討論時必須接受「世代落差確實存在」,進一步解析「恥於談性」的文化。陳佩儀坦言,自己在性別教育和倡議路上,發現很多時候是從防治角度出發、將性與暴力連結;但若從「探索/認識自己和身體的感受」等面向出發,有無可能更能讓一個人識別性別暴力?她強調「性教育」包含表達感受和討論困惑。

陳佩儀也解析社會上「性別框架/規範」從何而來,及如何影響到每個人看自己、看他人。她以案例邀請與會者反思社會看待男性和女性的自慰/性慾是否為同樣的眼光?一個人對性的探索能否被視為正常的成長歷程?「禁止婚前性行為」是在規範誰?女性有社會規範的容貌焦慮,男性是否也面臨「尺寸的焦慮」並難以表達感受?

陳佩儀特別提到,每個部落、甚至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但那都需要被重新檢視、而不只是照單全收。就像人從家庭教育、人際網絡、主流媒體去學習那些「理所應當」的社交行為,但那也需要反省,事實上沒有所謂理所應當。她重申,性議題需要討論,因為討論是畫出一張「迷路時也可以依循的地圖」。

Tjuku Garuljigulj分享自己成長經驗、牧養經驗,也列出自己查詢到、有關排灣族的「性文化」,包含青銅刀、陶壺、琉璃珠、鞦韆、雕刻、紋樣、照顧幼兒的方式、歌舞、頭目權利等,都一定程度反映出例族群的性觀念,包含男性掌握性的權力、重視榮耀,女性有孕育生命的使命、重視貞潔等等。

Tjuku Garuljigulj指出,上帝創造之初,性是美好的,人能夠愛、有道德和良知、有行使權柄的能力;但亞當和夏娃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違背上帝的旨意,罪的進入使得人將「個人歡愉」視為「性」的最高目的,也因此自私、只重視自己而忽略別人的意願和感受。

Tjuku Garuljigulj強調,每個人都能選擇、但也要承擔相應的結果,以此提醒與會者們要與上帝連結,「不要詆毀上帝的屬性,上帝是公義的、慈愛的。」也鼓勵與會者們要坦然無懼來到上帝面前,回到原點,才能看清楚性與愛的本質;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創造,應當以上帝的形象來看待別人,如此自然會以愛和尊重來對待他人。

Heizang教會教育牧師Ngerenger Ljaliguan(施鈞皓)在回應時引用學者麥可・庫根的著作《神與性: 聖經究竟怎麼說》內容,指出詮釋聖經就像解釋憲法,歷代信徒不斷對話,透過重新解釋、應用和選擇性屏棄,在新時代實踐聖經原則。而信仰的核心、聖經的核心是「上帝讓所有人得到自由和平等」。

問答時間,眾人探討教會如何牧養性少數的青年們?在關係緊密的排灣族部落中如何討論性?守貞是限制人性還是自我負責?「文化」是怎麼產生,在不同世代的價值和意義為何?個人與團體是互相形塑的,但若「個人」都不存在,又要怎麼去維持「團體」存在?現行的家庭想像和性別分工有什麼需要被改變?

屏東縣政府原住民處處長陳美鈴、立法委員伍麗華辦公室主任江漢也出席論壇與致意。陳美鈴在致詞時坦言,性確實是文化傳統上忌諱的話題,但從聖經角度來看,這都是上帝創造;這堂課也讓她重新思考怎麼看待「媳婦」這個角色。而江漢則直言自己身為三個兒子的父親,仍持續在學習怎麼與孩子談性,很高興有機會來聽講。

Heizang教會主任牧師Ripun Sukinadrim(依佈恩・甦格那霖)牧師則介紹,Heizang教會設教至今走過72個年頭,目前有兩項由教會青年、青少年主責的重要事工,分別是邁入第二屆的「原桌論壇」和邁入第三年的「原住民人才培訓營」,旨在培力年輕世代,並從信仰角度出發落實文化傳承、品格養成和關心社會議題。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第42屆愛修會 在基督裡合一 在生活中見證 (教會公報)
展望會2500萬補助 守護高雄3368名弱勢孩童成長 (教會公報)
信與不信皆需「心の食堂」!基督徒聯合書展福音透過文字料理,吃到飽 (基督教今日報)
澳洲前總理委身基督、曾罹焦慮症 引思:我是誰?該如何生活、盼望? (基督教今日報)
離堂反映教會缺牧養異議者經驗 鄧紹光倡建立包容文化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