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屏東報導】2月6日至8日,大韓耶穌教長老會三一教會、基督教宣道會景美福音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屏東中會公舘教會合辦兒童營,當中安排團體遊戲、老幼共學、生命見證,6日、7日晚間還有韓國料理體驗與佈道會。
三一教會每年差派多組短宣隊到台灣服事,當年因為景美福音堂主任牧師閔韓植的學弟引薦,兩間教會的短宣合作已有20餘年。景美福音堂和公舘教會過去也曾合辦營會,如今三方合作,三一教會青年牧師徐東奕強調,景美福音堂和公舘教會都是健康的教會,都有獨立宣教的能力;而這次攜手,三一教會的自我定位是助手,就像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時所騎的驢子,希望教會能夠被上帝使用,讓事工能夠成為在地的祝福,也讓更多居民成為敬拜上帝的人。
在少子化時代,教會的兒童事工要如何推動、甚至突破?關於這個問題,特別前來參與佈道會、也是韓國人的屏東忠孝浸信會牧師朴羲源分享,教會透過禮拜六的「樂樂營」向孩子們分享福音,也會把握機會關心接送孩子的家長們。而公舘教會牧師林霓玲介紹,教會這六年來每年都舉辦夏令營,因此接觸到社區孩子,他們會參與禮拜六晚間的讀經班,並於讀經前在教會用餐、遊戲;而兒童營結束後會邀請孩子們在主日禮拜中獻詩,藉此也邀請家長們參與禮拜。
徐東奕表示,如何發展兒童事工也是韓國教會正面臨的挑戰。以當前社會來說,除非有家長陪同,否則孩子很難獨自來到教會,也因此「全家歸主」很重要。此外,教會也要成為「社區的朋友」,教會不能只是專注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想要推動的事工,而是要去關懷並回應社區的需要。
而閔韓植認為,很多在教會長大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就離開教會,原因在於兒童事工僅以「活動」為導向,沒有將福音的種子種在孩子的心中。「人多或少不是重點,能否將上帝國價值觀深植於孩子們心中,才是關鍵性問題。」他認同要以「聖經」為兒童事工核心,讓孩子們清楚認識上帝國價值觀,如此哪怕環境改變、就像大衛被擄到巴比倫,他們仍然有「我是上帝的兒女」的認同。
佈道會上,眾人學習如何製作紫菜包飯、享用韓國美食,主辦單位也在餐後邀請江御弟兄和宋聖鎮弟兄分享見證。江御為先天盲人,曾經歷過被學校拒絕而封閉在家,出社會後也曾因為經濟、人際相處而感到壓力;因著運動時認識景美福音堂的會友而到教會、受洗為基督徒,現在也參與敬拜團、招待等服事。江御提到,自己在認識上帝後學會饒恕和感謝;雖然肉眼不便,但上帝開啓他的心眼,讓他能看見上帝的公義和慈愛。
來自韓國的宋聖鎮出生牧者家庭,從小立志成為傳道人,然而退伍後沒有就讀神學院,而是經商並過著揮霍的生活。直到疫情爆發、事業陷入困境,他體驗到上帝正在改變他的生命,於是悔改並進入神學院。目前在三一教會擔任五歲幼兒部的傳道師。宋聖鎮提醒眾人,不要為自己所擁有的感到驕傲,「上帝有他美好的計畫,我們要為上帝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