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者 Timothy Dalrymple)近幾週來,關於事工機構及其資金來源的錯誤資訊層出不窮。我們認為,幫助讀者了解我們機構的資金來源,以及我們如何維護編輯獨立性,是新聞工作的基本責任。
首先是關於一些錯誤資訊。上週,X (即原Twitter) 上流傳著一則謠言,聲稱本刊在2023年獲得政府的資助。一些長期對我們持批評態度的影響力人士進一步擴大這一謠言的影響力。其中最極端的說法是:本刊從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 獲得900萬美元的補助——因而稱我們為「拜登政府薪水名單上的一員」。
圍繞著USAID的這種歇斯底里的言論,正在對全球從事救援工作的基督教事工產生災難性影響,甚至更嚴重地,影響到這些事工所服事的貧困及弱勢群體。我們確實應理性探討基督教事工「是否」以及「何時」應與政府機構合作,並審慎清除其中可能存在的腐敗行為,而不是將這些事工及其受助者一同推入火堆,然後在烈焰旁跳舞。釐清最基本的事實是每位基督徒都應做到的事。
不過,讓我們從最明顯的事實開始:本刊從未接收過USAID的任何資金。
我們曾在2023年申請「員工留任稅收抵免(ERC)」,這是一項由川普總統於2020年簽署成法的計畫,旨在幫助受COVID-19疫情封鎖影響的機構。會計師在報稅時,會將ERC記入政府「補助」的標準欄目,儘管它實際上只是工資稅的抵免。而我們目前仍未真正收到這筆抵免款項,但由於我們的財務記帳採用權責發生制 (accrual basis),我們的審計師建議我們在2023年將這筆款項記錄為應收款項。
因此,批評我們的人在事實上就是錯誤的。然而,他們指出「資金的來源可能會帶來誘惑」,這點並非全無道理。
這種關於資金來源的張力,是新聞行業與生俱來的,慈善收入也不例外。許多出版機構可能會為了取悅股東、董事、合作夥伴、捐助者、廣告商或訂閱者,選擇「發布虛假資訊」或「避免刊登某些事實內容」以改善自身財務狀況。這種誘惑並不僅限於政治光譜的左派或右派,也不僅僅發生在機構層面。社交媒體上的「衝突投機者 (conflict entrepreneurs)」也會為了娛樂觀眾及提高收入而操弄資訊。
一間真正的新聞機構的不同之處在於,「編輯標準」和「新聞實踐原則」能夠確保報導的公正性。這些標準雖然不完美,仍需經受嚴格審查,但我們會竭力捍衛。在像本刊這樣的基督教新聞機構中,這些標準與我們的使命感緊密相連。如果我們不以真理來衡量每篇報導,或不以聖經來檢驗每則評論,而是因懼怕或偏袒而扭曲事實,我們便辜負了基督徒新聞人的呼召。
這正是本刊嚴格分開編輯部門及商業運營部門的原因。我們的董事會負責監督事工的使命與價值觀,但不會干預編輯決策。運營團隊則明白,他們不能向編輯部施壓,以討好或維持某種資金來源。我們的編輯人員知道,他們可以憑良心行事,而無需擔憂財務後果。我們也明確告知基金會、廣告商和合作夥伴,我們之所以維護編輯獨立性,是因為這關係到讀者的信任,我們只與尊重這一承諾的機構合作。
我們歡迎讀者在此查閱我們的新聞倫理準則。我們的財務狀況由董事會審查,每年接受獨立審計,並透過990表格對外公開。我們在《Charity Navigator》和《MinistryWatch》兩間機構評量的「透明度」及「問責評級」中均獲得最高評價。
有些本刊的批評者可能會感到驚訝 (雖然他們完全不需要驚訝),我們在2021年曾拒絕刊登時任總統拜登寫的文章,因為我們認為文章內容過於政治化。我們還拒絕在2024年競選期間對拜登總統進行專訪,因為只訪問一位候選人而忽略另一位將有失平衡。而這些行動並非一個聽命於拜登政府的機構會做的事。
當我們認為真相需要被揭露時,即便報導的內容對我們董事會成員所珍視的教會/機構不利,我們仍會堅持發表。為了維護教會的健康,即便揭露牧者的不當行為會導致我們流失訂閱者,我們仍會忠於事實。我們可能會在週一發表一篇讓左派基金會感到不滿的文章,到了週四,又發表一篇讓右派基金會不悅的報導——這對我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一週。
我們對社會及道德議題的立場——生命的神聖性、宗教自由、基督教婚姻與性倫理、上帝對公義的熱情、基督徒對關懷弱勢群體的呼召、在生態環境上的管家身份,甚至民主與自由市場對人類繁榮的重要性——數十年來始終如一。因此,認為我們為了迎合近期的資金來源而採取某些立場的控訴,從根本上就站不住腳。
我們理解,有些人可能對本刊未能完全符合其個人的政治立場感到不滿。但我們認為,這正是我們的優勢。本刊的創辦人葛理翰牧師 (Billy Graham) 曾說,他既不屬於左翼 (left wing) 也不屬於右翼 (right wing),而是屬於「整隻鳥」。我們最關心的是基督的整個身體——我們稱之為教會的這個群體。這或許會讓那些試圖將我們納入某個政黨陣營的人感到不舒服,但對於任何希望根據聖經審視所有政黨的人而言,我們這樣的立場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你渴望在混亂的信息洪流中尋找合乎基督信仰的智慧,請訂閱我們的內容。我們樂意與你同行,也希望你能敦促我們忠於自己的異象、願景。
(所有《今日基督教》外國語言的讀者不需訂閱即可免費閱讀我們所有的翻譯文章,這是Christianity Today Global為服事全球教會的事工計畫之ㄧ)
提摩太·達爾林普 (Timothy Dalrymple) 為本刊總裁兼執行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