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曾俊柏編譯】2025年世界公禱日(WDP)即將到來,台灣世界公禱日全國跨宗派委員會將於3月7日禮拜五下午2點在台北信友堂舉行台灣的公禱日活動,以「I Made You Wonderful」(我造你奇妙可畏)為主題,聚焦於詩篇139篇14節,一同為代禱國家庫克群島獻上祝福。世界公禱日國際委員會(WDPIC)邀請世界各地的教會一同舉辦祈禱會,領受上帝的愛與肯定,並學習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與他人。
WDPIC指出,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許多人──特別是婦女和女孩──常感到迷惘、焦慮,甚至自我懷疑。今年的世界公禱日主題,正是要透過「我造你奇妙可畏」這句改編自詩篇139篇14節的經文,提醒每個人:「在上帝眼中,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珍貴無比的受造物。」
WDPIC希望藉由為庫克群島禱告,讓更多人認識這個美麗的國度,並從中學習如何活出上帝創造的美好。而今年世界公禱日的主視覺,是由來自庫克群島的藝術家母女檔塔拉妮・納帕(Tarani Napa)和特瓦伊蘭吉・納帕(Tevairangi Napa)共同創作的作品《奇妙的創造》(Wonderfully Made),這幅畫作期望能呈現南太平洋島嶼的熱情與活力,並展現庫克群島人對家園、信仰和傳統的熱愛。
WDPIC指出,塔拉妮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藝術家、教師和企業家,特瓦伊蘭吉則追隨母親的腳步,成為一位充滿創意的藝術家。她們以畫筆呈現庫克群島的潟湖、海洋、椰子樹、庫克群島傳統拼布(Tivaevae)、編織帽和庫克群島特有的梔子花(Tiare),象徵著豐富的生命、上帝的愛和創造的美好。
庫克群島位於紐西蘭東北方約3000公里處,散布在南太平洋2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這個由15個島嶼組成的國家,總人口約1萬5000人,其中多數公民居住在首都阿瓦魯亞所在的拉羅湯加島(Rarotonga)。庫克群島與紐西蘭維持自由聯合關係,島民同時擁有紐西蘭公民身分。
根據WDPIC的資料,庫克群島的歷史與文化可追溯至約主後500至800年間,來自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居民首次踏上這片土地。18世紀,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船長到訪,島嶼因此得名;200年前,基督教傳入,如今已成為島上主流宗教。庫克群島人珍視傳統手工藝,婦女擅長編織露兜樹和椰子葉纖維,而以鮮花編織而成的傳統花環「Ei katu」更是愛、歸屬與連結的象徵。(資料來源:WDPIC、台灣世界公禱日全國跨宗派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