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7月8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Gather25:從全球禱告到地區性復興

(2025年03月2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趙錦漢採訪報導】上個月(2月)28日,前所未有地全球七大洲來自225個國家的教會,串連近700萬人敬拜、禱告和悔改25個小時,並透過人工智能提供80多種語言的實時翻譯。本報專訪了豐收使命社區教會(Harvest Mission Community Church,HMCC)主任牧師金賽斯牧師(Rev. Dr. Seth S. Kim)及催化劑運動(Catalyst Movement)宣教士彌迦(Micah Thompson),了解Gather25如何復興亞洲及紐西蘭。

  「團結美國」(Unite US)創辦人愛倫(Jennie Allen)曾夢見耶穌再來,並開始思考基督徒該如何回應,花了2年時間來籌備Gather25,盼望全球基督徒向55億尚未認識耶穌的人傳福音。金牧師估算全球共有21,100多個聚會點,例如在紐西蘭,有400間教會、18,000基督徒參與。Gather25凝聚了教會的合一,不僅僅在某一個國家或某一種語言,而是多元化屬基督身體的教會。Gather25的異象是讓全球教會聚集,花時間一起禱告,並聆聽神在世界各地的工作。Gather25又安排領袖分享各地福音工作,還特別關注到受逼迫的教會,最後地方教會也承諾委身於福音使命。

紐西蘭見證:草根復興運動
  Gathering25屬全球性大型聚集,但真正投入的是每個地區、每間教會的基督徒,學習認識神的心意,並委身於愛身邊的人。金牧師見證在大聚會之前,神已經攪動人們的心。他禱告數以百萬計的基督徒合一禱告,然後在本地大膽地分享福音。神也在全球興起禱告運動,盼望也能成為合一的催化劑。

  Gathering25同工在聚會前拜訪各地教會,去年(2024)就拜訪了紐西蘭。彌加宣教士分享到Gathering25使當地牧者深受鼓舞,教會座無虛席,人們都渴望經歷合一和復興。此前,在催化劑運動推動了27場聚會,包括5次大型聚會,例如歷時10小時的國家禱告會聚集了7,000人,有1,600人回應宣教,印象深刻的是一名70歲的老嬤嬤,她不但上聖經學校,而且每週到購物中心傳福音。去年(2024)12月聚集了2,000名高中生,紐西蘭差派了約1,000宣教士,他們禱告人數翻倍;而今年初的「天敞開了」(Open heaven)禱告會聚集了14,000人為城市復興禱告。

  催化劑運動成立於2019年,回應馬太福音9章25至26節的呼召,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年僅27歲的彌加宣教士表示,他在過去2年見證「草根復興運動」崛起,年輕人都渴慕傳福音,其中一個城市的受浸人數增長了30%。他們5個人自2022年開始巡迴,目的是拜訪地方教會領袖,提供訓練,服事社區,經歷許多神蹟奇事,至今已經從北到南巡迴了21次,舉行了數百場活動。

  彌加宣教士解釋巡迴的運作,他們駕駛麵包車到各大城市,為當地禱告,接觸當地教會牧者,然後與教會結為夥伴,成全教會的服事,包括舉辦園遊會、探訪社區、籌劃聯禱會等等。巡迴通常持續3個月左右,約50人在不同時間點參加。彌加宣教士盼望在今年巡迴舉行敬拜之夜,超越宗派的藩籬,單單敬拜神。

年輕人與原住民復興
  眾所周知,福音經西方教會傳入亞洲,韓國的宣教士也在全球數一數二,雖然近年不斷遞減,金牧師見證神正在興起亞洲的下一代,願意前往福音的硬土,例如接受福音已久的菲律賓從禾場變成基地。亞洲興起2024印尼站聚集了700多位年輕人,他呼召時有15%至20%的年輕人回應跨文化宣教。而跨文化宣教不一定要遠赴海外,他剛到訪孟加拉,當地大約有90%的人是穆斯林。金牧師和團隊不斷在亞洲挑戰年輕人獻上生命,投身跨文化宣教行列。愛倫與籌委們現正籌備2年後的Gather27,透過科技克服語言上的障礙,金牧師禱告整個亞洲有更多教會參與。

  既然神正在年輕一代,上一代要扮演什麼角色呢?金牧師認為需要累代同行,首先要用禱告來支持,其次是門訓,盼望充滿人生經驗的上一代能夠指導年輕人,他也盼望看到基督身體的合一,從最年長的到最年輕的,都成為神工作的一部分;上一代也能向下一代分享心得,例如如何克服牧會上的困難;最後上一代也能傳遞專長給下一代。彌迦宣教士一度感到迷失,感恩有一位90歲的太太與他同行,每個月與他會面,為他禱告,最後使他走出幽谷。他深信年輕人很需要上一代的同行。

  1814年,歐洲人把福音傳入紐西蘭,效果不彰,後來由毛利人(Māori)傳道,結果帶領了當時6成至8成的族人信耶穌。由於文化差異,歐洲人對原住民也造成了傷害。彌迦宣教士表示,饒恕和身分認同為原住民帶來轉化,他也認為以往是西方帶動太平洋群島的福音工作,但近年看見南島語系國家的復興,尤其台灣的復興值得借鏡。

香港微教會 復興校園   出生於韓國的金牧師,於1996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創立豐收使命社區教會,並先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植堂,至2009年,他和家人一起移居香港牧會,服事大學生。他同時是「亞洲興起」(Arise Asia)創辦人之一兼副主席,以及洛桑運動東亞區總監。來港服事10年的他定期與其他香港牧者相聚、禱告,見證人們對屬靈事物的渴慕,加上大灣區的發展,教會有更多機會接觸中國人,現在可能是收割的最好時機。

  HMCC有10間微教會(micro-church),約有200人。金牧師相信下一代最渴望敬拜和禱告,經歷神的帶領,激發起更大的信心,教會定期舉辦通宵禱告會、退修會等。每間微教會人數約為12至15人,是按使徒行傳2章42至47節聚集,實踐彼此相愛,卻像國家的群島般合一,更會跨進校園和社區服事。金牧師盼望教會在未來3至5年翻倍。HMCC也成為了「城市服事」(City Serve)的合作夥伴,一起參與社區服事工作,造福香港人。

  禱告焦點:
  1. 為全球教會參與Gather25,同心敬拜禱告獻上感恩,求主祝福地區教會持續回應神的帶領,使全地歸向耶穌基督。
  2. 求主祝福香港和紐西蘭的福音工作,喚醒年輕人和原住民的渴慕,並呼召更多上一代的弟兄姊妹與他們同行,攜手完成大使命。

圖說 Gather25聚集了全球近700萬基督徒。圖:HMCC
 


其他新聞快報
「像耶穌那樣」的傳道人,是什麼樣子? (Christianity Today)
福音派領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為川普祈禱:「信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基督教論壇報)
馬偕醫學院獲准升格醫學大學 114學年度正式更名 (教會公報)
烏克蘭地方首長參訪馬偕醫院 盼強化醫療教育交流 (教會公報)
女傳教師靈修營聚焦多元恩賜 涵蓋殉道歷史、動漫神學、藍帶廚藝及纏繞畫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