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5月1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自由路上藝術節講座 從藏畫的女人張捷認識陳澄波

(2025年03月2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洪泰陽整理報導】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3月22日假文化部文化資產創意園區衡道堂小禮堂,舉辦自由路上藝術節系列活動之講座「藏畫的女人:張捷」,邀請台灣大學戲劇系教授施如芳介紹陳澄波與張捷夫婦的故事。

陳澄波是台灣近代最偉大的畫家之一,擅畫油彩,也是二二八事件的犧牲者。施如芳與飛人集社劇團共同製作《藏畫》一劇,劇中陳澄波、張捷、新高方及陳碧女等人到阿里山,在不同時空中對話,藉戲劇述說現實沒辦法講述的故事。藝術超越文獻載明的歷史,轉化傷痛的記憶,劇中的張捷去到不曾去過的阿里山及東京美術館,目睹陳澄波畫作《嘉義街外》成為藝術家庭一分子。

講座由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黃意淳主持,她在最後與民眾討論近日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發表聲明,將畫作全數捐給台南國家美術館。原本最有機會展出這些畫作的台中,因台中市市長盧秀燕於2020年公開表示不願成為國家美術館二館,並中止與文化部合作,因而失去機會。

施如芳表示,決定寫張捷的故事後,她做了許多研究及訪談,以便了解這個她本來不熟悉的人。藉由各種史料與後代口述,她開始理解張捷遇見陳澄波前後的人生,可以揣摩她面對這些痛苦時的想法。陳家長孫陳立柏曾說過:「阮阿媽很會自我解套,若無活袂到95歲。」對陳立柏來說,張捷「藏畫」教會兒女一些道理:只要有目的地,此路不通可以繞道,一直會走到。

施如芳表示,張捷為避免丈夫的藝術成為政治災難的犧牲品,把畫作一幅幅拆下後公開燒毀畫框,再將原畫連同素描藏在家中閣樓。一直到1979年,悉心保存的畫作才得以重見天日。因為張捷的勇氣與權變,於台灣藝術史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品得以流傳至今,讓人們能看見這些畫作。

近日台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將成立,陳立栢特捐出陳澄波畫作供展覽。當初美術館原預定坐落台中市中區的台中州廳,2020年時盧秀燕以「拒當細漢仔」為由終止合作。這項爭議近日再度引發討論,講座現場民眾熱烈發表看法。有民眾表示,台中州廳是市府可以掌控的財產,盧市長卻不想好好維持州廳的文化存續,不重視文化建設,招致如今的結果,是台中市民共同的遺憾。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響應世界水資源日!儲水桶事工以乾淨飲水與生命活水,拯救非洲貧民 (基督教今日報)
900人齊為高雄即將轉型智慧城市禱告 市長:定要出席祈禱會 (基督教今日報)
部落農人下一代再度火熱!見父母禱告成就,期攜手恢復神賜下土地價值 (基督教今日報)
基督徒社工:養育一個孩子,需全村之力 教會與社會能為兒少做什麼? (基督教今日報)
馬偕誕辰紀念日 細數其醫療教育及文化貢獻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