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王子恆屏東報導】屏東中會屏東教會於3月22日下午舉辦音樂服事同工訓練,邀請台灣神學院助理教授、八角塔男聲合唱團執行長兼指揮李建一博士主講,吸引來自屏東中會、Payuan(排灣)中會共26間教會的同工們參與。課程著重音樂技巧提升,也安排演練與提問,盼藉由研習使同工真切歌頌,技巧與靈命都得更新。
李建一開宗明義表示,唱好一首歌首先要認識這首歌。他藉由朗讀歌詞來確認段落與連貫性,避免吟唱時有不恰當斷句;同時也透過朗讀找到詩歌核心主題與歌曲特性,並依據歌曲的節拍結構進行節奏性的安排。他提醒,對歌曲有清楚認識後,才能對整首歌曲統整性的研擬出好的音樂設計。
李建一強調教會音樂服事的重要性,包含領人親近神、促進教會合一、團契關係、發展恩賜、醫治、釋放、復興等果效。他指出,上帝透過豐富、和諧、有變化性的音樂,展示他各種良善、奧秘高深的屬性。
針對教會音樂事奉的神學基礎,李建一說明,音樂設計與禮拜程序息息相關,並引用以賽亞書六章中宣告上帝臨在、讚美、認罪、赦免,呼召、回應、差遣、宣揚等元素,有開始、有情緒堆疊、有結束。「會眾聚集敬拜上帝」、「聆聽並回應上帝的話」、「受差遣出去事奉」三個階段,即是述說一個人與上帝相遇並生命得到改變的故事,因此教會音樂設計如何契合每個段落的需要,即是服事同工的責任。他挑戰與會者:「教會的音樂是否都是固定幾首歌在輪續?有沒有做音樂變化?有沒有做轉調?」
關於音樂技巧與指導能力,他指出,一位好的指揮或領唱,要依據講道主題選出契合的曲目,檢視神學意義是否合適,此外還要協調各種樂器和人聲的節奏、音量、聲部平衡、速度、呼吸,咬字、共鳴位置、團隊默契等。而樂手及詩班則要聆聽主領的帶動。李建一強調,歌曲安排不能一成不變,音樂技巧也要時常提升,應避免「有就好」的服事態度。
在強化靈性操練與團隊合作方面,李建一提醒團隊裡的事奉者要有正確心態,尊重並欣賞彼此的角色,並以謙和與學習的態度面對事奉。最後談到現代教會音樂的挑戰與應對,他分析敬拜團、詩班與會眾在禮拜音樂風格上所面臨的問題。
針對會眾不開口只是被動聆聽、把敬拜當作音樂表演,衍伸出團員有「為什麼教會都不配合我」的心態,他建議可以思考如何教導敬拜意義,或運用團隊教唱、一起拍手創造會眾參與機會。李建一另強調教會更新時,需考量是否符合教會文化、是否有助於會眾敬拜、神學內容是否穩固,在推動音樂更新時,要漸進式、也要尊重傳統。
第二階段是實際演練;藉由幾位學員示範,李建一提出具體建議。「指揮者必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李建一點出,要調整什麼樣的風格、哪個地方要修正、進歌的時機點等,指揮都要明確且清楚給予隊員指示。
此外指揮的身體語言也很重要,包含站姿、手勢、身體擺動的頻率等等,指揮的任何一個小動作皆會影響詩班的唱法。有示範者習慣將指揮的手勢起始點擺放在比較高的位置,但這樣容易限制肩頸律動,也無法為後續氣勢強弱的營造預留空間;還有示範者身體過多擺動,使得詩班隨著指揮擺動,影響到節拍與速度。
李建一講師提醒,指揮的手勢不只是算拍子的揮動,而是要善於運用手勢在不同橋段作「起、支撐、斷」的功用,必要時可以適時用表情、甚至開口唱來協助。
主辦單位於會後報告在9月20日還有系列活動第二場,有音樂相關問題也歡迎於報名電子郵件中事先提出,以便統整給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