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7月3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南美館AI藝術展「詠唱世」開幕 探討人機協作共創

(2025年05月1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Dalul整理報導】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日益融入生活,台南市美術館(南美館)於5月6日推出最新主題特展「詠唱世──人工智慧給人類的一封挑戰信」。該展由策展人羅禾淋策劃,邀請13組橫跨文學、音樂、動畫、插畫等領域的藝術家與團隊,共同探討人類與AI在「協作」、「共存」、「融合」三種層次上的互動可能,並藉此思索AI時代下創作的本質與未來走向。

這檔展覽的背景是AI生成內容(AIGC)與大型語言模型(LLM)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今使用者透過提示語(prompt)即可生成圖文、聲音甚至影像,讓藝術創作進入「人機共創」的新階段。「詠唱世」展覽不僅展示技術應用成果,也提供一個場域,讓觀眾思考人類與機器智慧共同建構未來的各種樣貌。

展覽內容分為「AI協作」、「AI共存」、「AI融合」三大主題區。「AI協作」區展示創作者如何運用AI輔助資料搜集、草稿生成等工作,進行跨媒介合作嘗試;「AI共存」區呈現創作者擔任引導角色,與AI共同構思並完成作品;「AI融合」區則透過資料輸入、演算法設計及互動體驗,展現更深層的人機共演關係。當AI的角色日益重要,甚至難以區分人機貢獻時,關於創作「主體性」的定義也隨之浮現。

策展團隊表示,「詠唱世」的核心目的並非評判AI介入創作的適當性,而是提出問題,引導思考:在AI普及的時代,創作者的角色如何演變?人類與機器智慧共存、共創的模式又有哪些可能?

展覽開幕當日,台南市文化局長黃雅玲出席表示,這檔展覽呼應時代脈動,展現了嘗試新媒材與創作方式的企圖。南美館館長龔卓軍則提到,過往科幻作品描繪的虛擬世界正逐步實現,此展覽提供觀者一個思考人機對話的場域。

羅禾淋於導覽中,透過動畫、樂團、漫畫等不同合作案例,說明AI如何參與創作並影響美學形塑。此展覽也探討了未來創作倫理,以及人機共生的可能樣貌。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守護早產兒 讓家長安心 彰基產房動線改革 (教會公報)
二林基督教醫院母親節音樂會 結合衛教與藝文 (教會公報)
因應超高齡社會 弘道發表《未來共好報告書》 (教會公報)
末日最大騙局是「神的祭司跑錯屬靈戰場」! 末世裡的客西馬尼之路:唯破碎血氣,方能見證神大能 (基督教今日報)
拉丁美洲福音派神學的開路先鋒 薩繆爾安息主懷,享耆壽90歲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