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7月8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脫貧不靠施捨 行動要設身處地

(2025年06月0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蔡育臻編譯】終結貧窮,不能僅靠權貴施捨或個人慈善,而需要由最受影響的人們集體組織、爭取權力。以這個核心理念,美國長老教會(PC(USA))牧師暨「貧者運動」(Poor People’s Campaign)共同創辦人麗茲.狄奧哈里斯(Liz Theoharis)與凱洛斯中心(Kairos Center)成員諾姆.桑威斯-貝克(Noam Sandweiss-Back),在5月23日的線上研討會,剖析達成這個目標的組織策略與社會變革動力。

主辦為巴納德婦女研究中心(Barnard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研討會聚焦兩人合著的新書《集體爭取才能奪權:來自終結貧窮運動的啟示》(You Only Get What You’re Organized to Take: Lessons from the Movement to End Poverty)。該書名靈感來自美國「全國無家者聯盟」(National Union of the Homeless)的宣言,強調真正的改變必須由最直接受貧窮影響的群體親自推動。狄奧哈里斯說,青年學生與基層民眾的行動密不可分,兩者攜手合作,才能見證社會改變的力量。

桑威斯-貝克則從「貧者運動」參與眾議院預算聽證會的經驗出發,分享他體認到貧窮不僅是經濟議題,更是一場根本的價值觀之爭,因此為聖經的正確詮釋發聲非常重要。他強調,社會的改變,終究需要依靠強大的基層群體推動,組織起來採取行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主持人貝克.喬丹.楊(Beck Jordan-Young)提問,捍衛性少數群體的權利對反貧運動有何影響。凱洛斯中心成員亞倫.斯科特(Aaron Scott)回應,許多性少數者同時是貧窮人口,跨性別者的就業率僅為其他人口的一半,為了生計而從軍的比例則高出一倍。她強調,貧窮運動的目標是消除所有形式的貧窮,並確保性少數群體不再無家可歸、挨餓或失去醫療保障。

狄奧哈里斯對此也分享1960年代「全國福利權利組織」主席約翰妮・蒂爾蒙(Johnnie Tillmon)的女性主義組織模式,其三大核心要素為:由最受議題影響者主導、維持財務與政治獨立,以及同時回應人們的物質與心靈需求,作為其領導行動的重要理念。狄奧哈里斯堅定的表示:年輕世代正在帶領變革,她提及在2024年加薩團結營地的行動中,青年展現了強大的組織能力與深刻洞察,低收入與有色人種學生也參與其中,展現出跨議題的社會運動潛能。

最後,與會者呼籲公眾關注各種社會壓迫的多元面向。斯科特直言,唯有從最受壓迫者的角度出發,並與他們共同奮鬥,才能使社會運動的更為有效。(資料來源:PC(USA))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富家子弟從鬼附到重生 神設下天羅地網醫治生命:從此我不再懷疑 (基督教今日報)
眼見家人被沖走…逾700人恐已罹難 奈及利亞遭遇60年來最嚴重洪災 (基督教今日報)
五旬節與基督的阿爸父禱告 (台灣國度復興報)
全球華人浸信會宣教大會在台舉行 主內合一共燃世代宣教火焰 (基督教論壇報)
葛福臨牧師柏林會晤澤倫斯基 祈禱美烏俄三國領袖選擇和平而非戰爭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