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7月8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談Breakazine與突破雜誌淵源 梁柏堅:藉書誌凝聚青年群體

(2025年06月2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採訪:羅民威 整理:麥嘉殷 )

【時代論壇訊】創刊16年的《Breakazine突破書誌》早前宣佈,因近年製作成本不斷飆升,加上讀者閱讀方式等轉變因素,導致經營困難,故決定停刊。他們上月出版最後一期,並舉辦多場分享會。在5月25日的聚會中,Breakazine編輯顧問兼突破機構副總幹事梁柏堅回顧Breakazine與《突破雜誌》、《突破少年》及《U+》的淵源,這幾本雜誌均加入青年人角度,到Breakazine亦秉承同一方向。

突破機構(下稱突破)在1974年發行首本雜誌《突破雜誌》,以抗衡文化、逆流而上為使命。梁柏堅指,首期就已有〈香港青年的橫切面〉一文,以數據呈現當時的青年實況;亦有一些流行文化內容,如首期刊載李小龍的故事。梁柏堅指出,當時的香港紙醉金迷,人們重視物質,忽視心理需要,突破創辦人蘇恩佩便期望透過雜誌與時代對話,例如在《突破雜誌》推廣簡樸生活,不單單是指慢活,更重要的是提醒人應當不被外在事物捆綁,能自由地作出「主體性抉擇」。梁柏堅指蘇恩佩這種「radical questioning」(根本性質疑)方法,某程度亦在Breakazine延續。

不過,要出版一本刊物並不容易,梁柏堅指當時也遇到困難:《突破雜誌》以青少年為對象,但當時青年長大,便不再看《突破雜誌》,令讀者群萎縮——這跟Breakazine正面對的情況類近。因此,為回應青年需要,突破先後創刊《突破少年》及《U+》。其中,梁柏堅提到《U+》曾招募青年義工,訓練他們做記者;Breakazine亦採用義工方式,邀請年輕人參與其中。

Breakazine總編輯彭正雄(阿彼)憶述,Breakazine創刊初期就有個「Sudden Action」欄目,邀請青年義工做一些突襲任務,例如在街頭「講gag」引途人發笑。另外,每期Breakazine會訪問100個青年人,就著某個議題分享看法。「如果你要將那件事緊扣青年人,可能要問一問他們是怎麼看某些議題。」阿彼認為訪問100人這種做法,雖然較難製作,但「有溫度」、「幾好玩」,可體現通識教育提倡的多角度思考。

梁柏堅指,他們多年來想藉著出版刊物來維繫人,包括那些想對世界提出新奇想法、做一些很刺激的事的人。他指即使Breakazine出版最後一期,但這刊物所凝聚的群體會延續下去。

是次分享會為Breakazine「四種告別式」的第一場,於銅鑼灣誠品書店舉行。

 


其他新聞快報
AI滿滿情緒價值,當真理解我們? 胡卜仁牧師:教會更需重拾真實關係與信仰陪伴 (基督教論壇報)
「他不再是從前的他,但仍是有靈的活人。」名醫的失智旅程 提醒我們信仰中的靈性照護需要 (基督教論壇報)
從情緒撫慰到生命復原 效法耶穌在AI時代接住孤單靈魂 (基督教論壇報)
《不赦之罪》座談會談寬恕與救恩 蘇平恩:牧者也有困難掙扎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富勒青年研究所:青年事工領袖3個常見問題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