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ul採訪報導】‘Amis(阿美)中會Natawlan(田埔)教會於7月2至6日舉辦「Masatamdaway兒童文化體驗營」,邀請來自七星中會洲美、永吉等教會的學員,與在地部落兒童共同參與。Natawlan教會牧師Sontok Kaying(楊文豪)受訪時指出,體驗營目的是讓孩子在信仰與文化的交會中,學習成為「有禮貌的跨文化接觸者」。
本次體驗營以南勢阿美文化為核心,Natawlan教會延續去年的雙語文化營隊經驗,安排了沉浸式課程。在教會長者與在地文化工作者的協力下,孩子們共同學習釀酒、竹編及野菜採集等傳統技藝。
在其中一堂課程中,Natawlan教會特別邀請南華部落頭目、’Amis中會Mafowakay(南華)教會長老曾安密帶領孩子走訪七腳川社區的歷史場域,實地認識部落與清國、日本發生衝突的歷史場域,以及福音進入部落後,與傳統巫師階級產生的衝突及轉變。孩子們在耆老的述說中,首次具體認識了福音在部落歷史中的角色與意義。
Sontok Kaying說明,許多原住民孩子其實是首次真正接觸自身文化,「我們可能長得像阿美族人,但文化的接觸,對他們來說也是新鮮的。」他解釋,主題「Masatamdaway」意為「成為人」,在阿美文化中,這代表承擔社會角色與文化責任的養成過程,不只是文化傳承,更是生命培育。
在信仰課程上,體驗營從「創造論」與「歷史中的福音」切入,引導兒童認識上帝創造的多元文化。具體活動包含透過「野菜學校」認識可食與具療效的植物,並經由耆老導覽,理解族人如何在歷史動盪中堅守家園、最終接受福音,成為信仰與文化交織的見證。
「我們希望孩子們能認識自己,也認識他人,學習尊重差異、不帶偏見地理解文化。」Sontok Kaying指出,無論是部落孩童或都市教會的學生,都需要跨出自己的文化界線,用耶穌的樣式去接觸他者。「台灣這塊土地需要更多有禮貌、懂得欣賞他人文化的人。」
最後,Sontok Kaying提到對未來的期盼,希望能推動更多生命體驗課程。他以近期社會上仍發生的原住民歧視事件為例,說明文化教育與信仰素養的迫切性,「唯有讓文化被理解、被體驗,偏見才有機會被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