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7月14日 星期一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田埔教會兒童文化體驗營 成為禮貌跨文化接觸者

(2025年07月0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Dalul採訪報導】‘Amis(阿美)中會Natawlan(田埔)教會於7月2至6日舉辦「Masatamdaway兒童文化體驗營」,邀請來自七星中會洲美、永吉等教會的學員,與在地部落兒童共同參與。Natawlan教會牧師Sontok Kaying(楊文豪)受訪時指出,體驗營目的是讓孩子在信仰與文化的交會中,學習成為「有禮貌的跨文化接觸者」。

本次體驗營以南勢阿美文化為核心,Natawlan教會延續去年的雙語文化營隊經驗,安排了沉浸式課程。在教會長者與在地文化工作者的協力下,孩子們共同學習釀酒、竹編及野菜採集等傳統技藝。

在其中一堂課程中,Natawlan教會特別邀請南華部落頭目、’Amis中會Mafowakay(南華)教會長老曾安密帶領孩子走訪七腳川社區的歷史場域,實地認識部落與清國、日本發生衝突的歷史場域,以及福音進入部落後,與傳統巫師階級產生的衝突及轉變。孩子們在耆老的述說中,首次具體認識了福音在部落歷史中的角色與意義。

Sontok Kaying說明,許多原住民孩子其實是首次真正接觸自身文化,「我們可能長得像阿美族人,但文化的接觸,對他們來說也是新鮮的。」他解釋,主題「Masatamdaway」意為「成為人」,在阿美文化中,這代表承擔社會角色與文化責任的養成過程,不只是文化傳承,更是生命培育。

在信仰課程上,體驗營從「創造論」與「歷史中的福音」切入,引導兒童認識上帝創造的多元文化。具體活動包含透過「野菜學校」認識可食與具療效的植物,並經由耆老導覽,理解族人如何在歷史動盪中堅守家園、最終接受福音,成為信仰與文化交織的見證。

「我們希望孩子們能認識自己,也認識他人,學習尊重差異、不帶偏見地理解文化。」Sontok Kaying指出,無論是部落孩童或都市教會的學生,都需要跨出自己的文化界線,用耶穌的樣式去接觸他者。「台灣這塊土地需要更多有禮貌、懂得欣賞他人文化的人。」

最後,Sontok Kaying提到對未來的期盼,希望能推動更多生命體驗課程。他以近期社會上仍發生的原住民歧視事件為例,說明文化教育與信仰素養的迫切性,「唯有讓文化被理解、被體驗,偏見才有機會被瓦解。」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三重埔教會辦夏季學校 培食孩童既有愛心又勇於承擔 (教會公報)
柳原恩典合唱團慈善音樂會 與勵馨小腳丫分享成長恩典 (教會公報)
幫忙聽障患者 彰基電子耳基金補足健保醫療落差 (教會公報)
【國際】德州暴洪至少43死 基督教營地27少女失蹤 (香港國度復興報)
職場競爭壓力纏繞不妨按下暫停鍵 魏榮祈牧師:重思工作意義 渴慕主讓身心靈重新得力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