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書展「基督教坊」揭幕 經濟逆境下 參展基督教書商再減一間

(2025年07月1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時代論壇訊】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今天(16日)揭幕。基督教出版聯會一如以往在書展設立「基督教坊」,聯同多個基督教出版機構擺設書攤,並舉辦多場分享活動。基督教出版聯會董事會主席黃煒霖表示,今年參展的基督教書商共8間,較去年減少1間。他指出,面對經濟環境惡化,高昂的租金為書商構成壓力,導致參展書商數目減少。而為「基督教坊」開幕禮擔任嘉賓的馬鞍峰香港教會主任牧師李志剛,分享當今的學習模式時則指出,教會不能一味沿用傳統聽道、個人讀聖經及靈修書的方式學習,否則難以吸引年輕人。

盼藉書展增加互動 促進閱讀氣氛

談到今年參展情況,黃煒霖指許多基督教書商都是非牟利機構,而參與書展需要很大筆費用。「整個香港的經濟狀況,這幾年原以為疫情後會好一點,誰知大家都沒有看到(經濟好轉)……當然(若)再差一點,我們更加擔心……大家不是靠出版去賺錢,其實都是一個事工。」他又表示,雖然以目前的經濟情況,出版業的經營十分艱難,但業界仍想一起再努力,增加互動,希望透過書展這個場合,帶動閱讀氣氛。

今年「基督教坊」以「文字陪伴」為主題。大會解釋主題時指,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人和書籍陪伴,特別在人生感到沮喪時或會想起某本書,而作者的文字能給予支撐,讓人有新意念和前行的力量。大會並希望,入場人士能透過基督教書籍,找到書籍背後那位上帝。

基督教出版聯會副主席黃逸恆在開幕禮上提到,今天香港面對一個很等別的處境──後疫情時代,「這個時代可能是很多新的挑戰,很多新的處境,亦可能我們跟朋友、弟兄姊妹的關係已經不同,也出現了一些新機遇。故希望透過文字,讓我們在這處境中找到安慰和新方向。」

開幕禮上,李志剛主要分享當今的學習模式。甫開始他便提出「a learning church is a growing church」(教會願意學習才有增長)的概念,並指出「by the time you stop learning, you stop leading」(當你停止學習,就不能作領導)。

李志剛:若可應用知識,便能感染世界

李志剛留意到今天有10種學習模式,第一種模式是AI(人工智能)驅動的個性化學習,指AI雖不能創造知識,但可重整知識。第二種是「微學習」,亦即每天用5至10分鐘把零碎知識作片段式學習。第三是利用AR(擴充實境)及VR(虛擬實境)的沉浸式學習;第四是遊戲化學習,將不同的知識放進遊戲當中,以儲券、賺分、獎勵等來刺激人去參與;第五是數據驅動教學,即透過數據分析每件事物做與不做的原因。他表示,這些都是個人層面的學習,而這些知識的基礎就是來自書本。

除個人學習外,李志剛提出的10種學習模式亦涵蓋群體學習,當中包括5個方法:「間隔重覆」是指一個人接受某種知識,若能在1小時內重複練習、應用,便能深化。此外,將書本中的知識「拆細」融入工作流程中,有助加強學習。而社群協作學習同樣重要,他指群體若可一同學習,知識便得以鞏固,並有助增進額外知識。而學習不是一下子的事,需要細水長流,他形容為「終身學習技能重塑」。最後,他提出目標導向,指人需要有清晰目標,才有學習動力。

李志剛認為,今天教會的學習方式,就是聽道再聽道、一遍又一遍的讀經,出版商亦不斷印製靈修書籍。但他反問如何能藉書本累積知識?「一個不願意應用知識的人,學習只為個人;但若可應用知識,便能感染世界。」他提醒教會不能再如此守舊,要吸引年輕人,學習模式就不能重蹈覆轍。儘管純文字學習不再是主流方法,但他重申,這是一種學習根基,是「陪伴」各種學習方法的模式。沒有書本,上述10個方法便不能實行。

香港書展基督教坊
日期及時間:7月16日至21日(三至一)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7月22日(二)上午9時至下午5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1AB

宣傳圖
 


其他新聞快報
地中海高溫現象 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台灣國度復興報)
富勒青少年研究所 如何重塑萎縮中的青年事工 (台灣國度復興報)
世代充滿貪婪欺騙 律師提醒謹慎自守 躲避一切貪心 (基督教論壇報)
人心比萬物還詭詐!詐騙層出不窮 信仰生活建立防詐意識自救也助人 (基督教論壇報)
台灣詐騙成全民危機 六月詐騙財損89億元! 打詐從慎防暑假求職、老年投資詐騙著手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