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吳凱欣)早前,台灣教會The Hope的特會邀請了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創辦人康希牧師對談,內容引發爭議。The Hope堂主任萬力豪牧師於上月父親節主日(6月15日)講道時回應事件,指出對談是想表達每人都有需要悔改之處,而悔改是一生的功課。
萬力豪提到,康希在之前的對談中分享自己曾對同工生氣,把筆摔向同工;萬力豪也自言曾對同工生氣,把筆摔到地上罵髒話。萬力豪想藉此表達,每個人有需要悔改的地方,悔改是一輩子的功課,是一個過程。人在悔改過程中不是需要批評,而是朋友。萬力豪重申,特會當天他並不知道康希會怎樣回答,他不是以記者的身份訪問康希,而是以學習者的身份向對方學習。
此外,萬力豪特別指出,人的過去會不斷被翻出來討論,是因為「有些人沒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結局』」,那可能是大眾想要得到道歉和解釋。「然而,我們『想看到的』未必是『應該要看到的』,只有福音能給予我們需要的結局。」
「我知道對於很多台灣教會甚至華人教會,城市豐收教會的事件一直沒有(讓人)看到他們想要的結局……也就是為甚麼當人家(康希)從監獄裡出來的時候,他們覺得,這個結局怎麼會是這樣?」萬力豪最後以主禱文禱告,望信徒「免了別人的債」。是次講道主題經文為約翰福音八章2至11節,內容有關耶穌不定那犯姦淫女人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