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9月7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我們渴望世界無法給予的東西

《傳道書》為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指出一條通往有韌性的喜樂之路。
(2025年08月20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ity Today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作者 Ronni Kurtz)作為一名作家,大衛·華勒斯 (David Foster Wallace) 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或許是他那本龐大的小說《無盡的玩笑》(Infinite Jest) ——這本註解繁多的書,讓許多讀者難以從頭讀完。

但我第一次接觸華勒斯,是透過他的散文。大學時期,我花了許多夜晚閱讀他的經典作品,時而放聲大笑,時而強忍淚水。

最近,詹米森牧師 (Bobby Jamieson) 的新書《永遠都不夠:傳道書出人意料的堅韌喜樂之路》讓我彷彿重回那段日子。特別是,它讓我想起了我最喜愛的華勒斯散文:〈一件照理說很有趣但我永遠不會再做的事〉

華勒斯認為那件令他失望的「有趣」之事,是郵輪旅行。他在 1996 年為《哈潑雜誌》撰文記錄那段經歷。那篇文章既令人捧腹,又在文化觀察上充滿洞見。當他列舉船上目不暇給的遊樂項目,如美食、時尚秀、派對活動等等後,提出一個輕描淡寫,卻至關重要的問題:「這些娛樂選項足夠嗎?當時的我,似乎總覺得不夠。」

總結自己這趟海上樂園旅程時,華勒斯說:

在迎合大眾胃口的豪華郵輪之旅中,有種令人難以承受的悲傷。就像多數令人難以承受的悲傷一樣,它的成因似乎既難以捉摸又複雜,結果卻很簡單:在納迪爾號上,我感到絕望。(尤其在夜晚,當所有安排好的娛樂、安慰劑和歡樂活動都停止時)

身處在豐富的快樂泉源中,卻經歷到存在的絕望——諸如此類的矛盾,也出現在詹米森這位牧師兼作家於《永遠都不夠》ㄧ書開頭所提出的問題:「你難道不該更快樂一點嗎?」(我們到底有什麼好不滿足的?) 當我們想想人生所能享受到的各種福分,尤其在發達的西方國家時,答案似乎顯而易見。然而,《傳道書》毫不留情地宣告:所有這一切都無法帶來持久的滿足。

然而,詹米森並沒有讓讀者停留在絕望中。他以《傳道書》的智慧為基礎,實現書名副標的承諾:為一個不快樂的世界指出一條通往有韌性的喜樂之路。

詹米森像個引路人,幫助讀者穿越《傳道書》這卷既令人困惑又沮喪的古老經文。他特別厲害的地方在於解析《傳道書》的結構、解讀人類對幸福的渴望,並且始終將基督的救贖工作置於核心視角。

首先,讓我們看看詹米森詮釋《傳道書》所用的藍圖。聖經學者對這卷書的解讀意見分歧,即使是一些基本問題,例如作者身份、成書年代、全書架構等,都難以取得共識,更別說書中晦澀難懂的宣告。

詹米森主張,若要理解《傳道書》,我們應該把它想像成一棟「三層樓」的建築物。我們在每一層樓會面對不同的問題、重點和世界觀。《永遠都不夠》這本書便是依照這種三層樓的架構來展開:前11章探索第一層,中間的8章通往第二層,而最後兩章則站在最高層的視角,一覽全貌。

在詹米森的敘事中,傳道書的作者——那位神祕的「傳道者」——大部分的時間都停留在第一層樓。在這裡,他以他那「洞察全局的眼光審視整個人生」;他「仔細衡量工作、性、飲食、財富、權力,以及許多其他可能賦予生命意義與滿足的事物的價值」。傳道者的結論是,這些都不足夠滿足人類,並宣告它們全都是「虛空的事」。

詹米森指出,傳道者僅僅登上二樓幾次——「準確來說,有七次」。在二樓,傳道者「再次檢視同樣的範疇、思考相同的主題」,但這次,「他看見了一些令人驚訝的不同之處」。一些在一樓看來虛空的事物,現在卻顯示出它們是值得細細品味的禮物。

至於第三層樓,傳道者造訪的次數更是寥寥無幾。傳道者「只來過這裡幾次,事前毫無預警,而且從不久留」。然而,每次從頂樓回來,他都帶回「兩個關鍵的重點:第一,要敬畏上帝,因為第二,祂將審判你所做的一切、以及所有人所做的一切」。

就像一棟三層樓的建築,即使每層的格局與景觀不同,大樓整體的結構仍完整ㄧ致,《傳道書》的不同視角雖表面看似矛盾,實則彼此呼應。我們從中認識到地上生命的本質限制;我們也學到在這些限制內,仍可能經歷知足,甚至「喜樂」這份禮物——而能支撐這一切的核心,是一顆敬畏上帝的心,是上帝藉著人類的侷限性及祂賜下的禮物,顯明自己是唯一能帶來持久滿足的源頭。

在帶領讀者逐章走過《傳道書》的過程中,詹米森展現出對「人類幸福」成熟而細膩的理解,與現代文化中許多對「美好生活」的膚淺想像形成鮮明對比。

若想見識這種膚淺的全貌,只需走進一間普通書店的「心靈/自我成長」書區便可。那裡的書名往往充斥著積極的口號與簡單的公式,迴避對何謂「真、善、美」的深入省思。這類書籍將幸福描繪成唾手可得的東西,然而一旦實現這些承諾比預期更困難時,讀者終究得以失望收場。

《永遠都不夠》則完全不落入這種膚淺的陷阱。在其中一章極具感染力、名為〈足夠〉的章節裡,詹米森引導讀者思考一個我們之所以難以在今生找到幸福的重要原因。簡而言之,上帝在我們裡面栽植了一些無法在今生此世被滿足的渴望。如詹米森所寫:

企圖將「永恆的浩瀚」塞進人心那狹窄的空間的問題在於——裝不下。上帝放在我們裡面的那種渴望,注定是這個世界「所能給予的一切」都滿足不了的⋯⋯人的心被一個能容納無限的孔洞刺穿。這正是為什麼我們以勞碌換來的一切有限之物,最終都無法真正滿足我們。

詹米森對人類追求幸福卻徒勞無功的強調,確實帶來一種「除魅」感 (disenchantment)。在書中講述《傳道書》第一層視角的部分時,我偶爾也會覺得挫折——在那裡,一切事物 (錢財、性、權力,任何你想得到的事物) 都被傳道者判定為毫無價值、虛空荒謬的事。詹米森那句不斷出現的「這無法滿足你」的陰暗提醒,讀久了確實有些沮喪。

當你被這種沮喪淹沒時,也許會忍不住脫口而出:「好啦,我知道了啦!這些東西不能帶來幸福。所以到底什麼可以?」然而,這正是這本書美麗的反諷之一:正因為我們一次又ㄧ次走進死胡同裡,我們才會開始對那些從未想過的道路敞開心門。

唯有當這本書開始讓我對現狀徹底不滿時,它才真正為我的靈魂點亮了燈。你覺得這本書一直在重複同樣的訊息,因為這正是它刻意使用的手法。這個真理必須深刻地烙印在你的心靈上:這世上所有事物終必使你失望,即便——從二樓的視角來看——它們本身是美好的事。

一旦你意識到,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幸福是荒謬的,就能領會詹米森強調的另一個反諷教訓:幸福永遠無法被賺取或購買,幸福只能被「領受」。在書的前11章中,雖然詹米森花了大量篇幅揭示哪些事物不能帶來持久的幸福,但他總會在每章裡面給出一兩句話,指向真正能帶來幸福的是什麼。

以下幾個例子,展現了詹米森如何重新詮釋幸福——幸福是我們從上帝領受的禮物,而祂乃是從自己豐盛的生命裡賜下。

當談到人們對「掌控權」的痴迷時,詹米森說:「幸福並不來自掌控自己的人生,而是來自當我們認知到,我們最在乎的一切,與我們無法掌控的力量交織在一起時」;談到對金錢的追逐時,他說:「幸福並不來自用金錢築起一個滴水不漏的防護繭,而是來自追求並分享那些金錢無法保障的事物」;談到權力的誘惑時,他說:「幸福並不來自爬到最高處,而是來自真正的愛——那種不會在你高升的時候增多、在你下滑時減少,或在你跌落谷底時離棄你的愛。」

於是,當我們明白「幸福無法被世界奪走,因為它並非由世界所賜」時,我們就能對那些原本可能令我們絕望的虛空及荒謬之事一笑置之。我們也能更深體會這個真理:「我們生命中一切快樂的來源,都像彗星ㄧ樣,伴隨著天上的榮光而來,指向那我們無法看見的真正起源。」

我原本擔心這本書最後一章〈從天而來的刺透〉會被讀者視為一種「老掉牙的耶穌話術」——那種因太常聽到而變得廉價的佈道話術,讓整本書看起來像是先引誘你入局,再突然逆轉劇情到耶穌。但坦白說:這完全不是事實。

事實上,若沒有這一章,這本書將是不完整的。詹米森在全書中探討《傳道書》的目標,就是幫助我們找到一種世界無法動搖的深刻幸福。要忠於這個目標,詹米森就必須讓《傳道書》的核心思想成為他的焦點。

然而,《傳道書》並非一部孤立的文學作品。它是整個聖經正典中不可或缺的一卷書。我們若不繼續探詢《傳道書》在整個救贖歷史中引起的交盪回音,就無法掌握它的全部意義。而這條救贖歷史的弧線,最終指向在耶穌基督裡得著的成全——唯有祂能賜下我們靈魂深處渴望的祝福 (約翰福音10:10)。

然而,這樣的洞察仍然容易讓人陷入絕望——若不伴隨著這個驚人的真理:那位「無限的主」已經取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正因著基督的緣故,我們才有真實的盼望,終於找到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安歇。

詹米森將那貫穿《傳道書》的痛苦與挫折情感,與在基督裡得著的終極滿足連結起來,引導讀者體驗到那遠超過現世短暫幸福的深層喜樂。我深信,傳道者若看到這樣的結局,也會感到欣慰。

Ronni Kurtz是中西部浸信會神學院 (Mid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系統神學助理教授,著有《Light Unapproachable: Divine Incomprehensibility and the Task of Theology》。

 



其他新聞快報
參與教會有幸福感 Z世代參與度仍最低 (台灣醒報)
教會成為希望的燈塔! 戰爭期間成千上萬烏克蘭人歸信基督 (基督教論壇報)
展望會培育青年志工軟實力 前往部落宣導防減災 (教會公報)
愛情限時批 書寫並分享愛的經驗 (教會公報)
長老教會高教委員會 聚焦學校發展與神學院整合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