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QR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曾育彪:躺平背後是對社會結構不滿 倡恩典經濟以基督愛為榜樣

(2025年09月1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採訪:梁子澄 )【時代論壇訊】近年「躺平」風氣蔓延全球,年輕世代這種不再爭名逐利、低欲望生活的心態,成為已發達國家的社會現象。輔導心理學家曾育彪在一講座中分析,選擇躺平背後是對強調競爭的社會結構不滿;他從信仰角度提倡「恩典經濟」,鼓勵信徒摒棄以結果來衡量價值的思維,以基督無私的愛為榜樣。

青年全球網絡聯席會長曾育彪在香港基督教協進會8月5日舉行的網上青年牧養茶座中分析,躺平的原因包括經濟負擔形成的外部壓力、社會競爭,以及過高的期望產生的心理負荷等。同時,社交媒體盛行及缺乏人際互動的現代生活型態,加劇了都市人焦慮與身心失衡的問題。他認為適度壓力能提升表現及信心,但若過度,則會削弱成就感並加深無助感,讓人更容易選擇躺平。

曾育彪進一步指出,當個體不斷為自身履歷加碼,拚命與人較量,薪金待遇卻停滯不前,社會流動機會不足,大部份剩餘價值被背後的企業所吞噬,這種結構性困境使人們對過去「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信念感到倦怠。

他分析,躺平的行動是在社會二元對立框架下的選擇,代表著個人對現今強調競爭的社會文化與結構不滿,也可詮釋為現代人對過去社會強調「努力會有回報」此類舊文化符號的抗議;另一種說法則指躺平文化風行是社會結構出現問題的症狀,「為何社會使一部份人無法跟上社會的進步?」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曾育彪認為這段經文除了是對讚美受苦的批判,也提醒我們要在主內才能獲得真正休息。恩典、救恩更是不能依靠自身「內卷」爭取而來的,而是必須倚靠上帝。

他又提及恩典經濟(grace economy)概念:以非競爭式思維看待社會關係,以神無償的恩典為信念,強調分享與彼此關愛,回應當代著重效益的社會風氣。當基督徒因躺平或投入競爭的二元困境感到徬徨時,更應從信仰出發,摒棄以結果來衡量價值的思維,以基督無私的愛為榜樣彼此關懷,由此經歷真正的自由與安息。

聚會亦有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教授作講員,分享教會裡的「躺平」現象,詳見另文報道。

 


其他新聞快報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 兩岸需要溝通交流 (台灣國度復興報)
婚前輔導專業化 結合心理學與聖經 陪伴新人直面婚姻挑戰 (基督教論壇報)
婚前輔導不是走程序 用十堂課學會理解、傾聽 為愛打下幸福基石 (基督教論壇報)
學做彼此的神隊友 婚前協談傳遞神旨意 讓婚姻更有底氣 (基督教論壇報)
失智症不恐慌 完善照顧配套維持生活品質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靜得

禱告!

發言日期: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