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0月26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壽中主日學師資培訓 建造信仰與生命沒有捷徑

(2025年09月2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高雄報導】9月27日上午在德生教會,壽山中會教育部辦理主日學師資培訓,邀請燕巢教會牧師劉宜欣談「靈命讀經」和「兒童事工」,帶領與會者們認識如何透過讀經來建造信仰與生命,在牧養他人的時候不會感到疲倦,而是與上帝更親近;也認識兒童事工並不是舉辦活動,而是興起「累代服事」。

培訓上半場,劉宜欣開宗明義指出,靈命讀經不是為了獲得聖經知識,而是要對齊真理。她直言,有些教會希望找到快速吸引同工或兒少的方法,但關係不應該靠情感聯繫、而是要靠真理聯繫;不斷走靈程、對付生命的工程,是沒有捷徑的。

劉宜欣強調,唯有思想與生命屬於上帝,信仰與服事的根基才穩固。但為何有些人讀經時沒有讀到「亮光」?原因之一是沒有聖靈帶領、沒有屬靈領袖帶領,因此缺乏豐富的看見;為此,燕巢教會推動「一對一讀經」,營造良好的屬靈氛圍。其他原因包含不信上帝、沒有歸向上帝、不能在上帝面前敞開心、罪使人與上帝隔絕、不渴慕、不專心。

劉宜欣以約翰福音14章21節說明,接受上主命令又遵行的人,就是愛耶穌基督,如此有從上帝而來的力量可以面對生命的困境。她談到,走靈程不是舒適、容易的道路,又以路加福音4章1~14節、耶穌在曠野勝過試探的記載,指出所謂「屬靈」是「勝過試探」,提醒與會者們要把讀經的領受活出來。

劉宜欣進一步解析耶穌所受的試探,以及耶穌的回應為榜樣。第一個試探是「追求肉體需要還是靈裡滿足」;她補充,那些誘惑人們遠離上帝道路的事並非罪大惡極,而是「其他看起來好像也很重要,或是做了似乎也沒關係的事」,例如補習、旅遊等。

第二個試探是「追求物質國度還是上帝國度」。聖經裡,魔鬼將天下萬國指給耶穌看,意圖物質迷惑耶穌;在現代,信徒面臨經濟壓力的誘惑。但聖經也記載天父將靈魂失喪的人們指給耶穌看:耶穌的目光沒有偏移,思想沒有遠離上帝的心意。

第三個試探是「追求自我成功還是真理道路」。人們希望受人愛戴、成為焦點、獲得成功,但屬上帝百姓所追求的是「做成上帝的工」,天天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十字架」不是一般的苦難,而是實踐真理、完成上帝託付時所要面對與代價。

下半場講座中,劉宜欣以「基甸」的故事和以賽亞書58章10~14節經文,強調眾人要重視並建立「累代」的根基。在燕巢教會,她從拜訪和邀請六位社青成為「屬靈領袖」開始;帶領他們每個禮拜讀經、禱告,請假也要補課;約半年後擴大鼓勵其他弟兄姊妹參與,持續三年。

劉宜欣提醒,教會要建造自己的屬靈領袖。所謂累代不是只有自己的下一代,而是「世世代代」;累代的根基也不是交棒給下一代就好,而是「多重世代共同服事」。在科技發達、變化快速的現在,「三年」就是一個世代,因此燕巢教會光是國中「一年級」和「三年級」就是不同組。

從燕巢教會暑期兒童營的成果影片中,可以看見有許多青少年擔任小幫手;燕巢教會每年約2月開始安排十場培訓,讓社青和大專青年培力青少年,這是訓練領袖的過程。劉宜欣點出,哪怕是音控、攝影、剪片等專業度高的服事,青少年們只要接受訓練,就可以參與其中;年輕世代加入不是「取代」上一代,而是「增援」。

劉宜欣小結,兒童事工其實是在培力青少年;「建造生命」仰賴平時扎實的累積,包含認識真理、屬靈訓練和對付生命,而各樣活動其實是考驗生命「扎實度」。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崙上教會70週年感恩音樂會 以母語詩歌讚美 (教會公報)
新樓醫院160感恩音樂會 傳承「服侍、愛心、盼望」意象 (教會公報)
學校外的那堂課!非洲農夫化身志工老師,帶孩子認識人生第一個字 (基督教今日報)
【華人】(一)5786吹角節聚集日月潭 合一是教會成長與國家轉化的關鍵 (香港國度復興報)
教師荒蔓延到都會區  基督徒老師用陪伴補上教育缺口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