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瑩採訪報導】由馬來西亞衛理公會砂拉越華人年議會佈道部成立的「原住民事工小組」(Ministry to the Sarawak Indigenous People,MSIP)六名成員,於10月13日抵達台灣,展開為期一週的交流行程,進行台灣原住民神學研討兼考察。
10月14日,成員抵達玉山神學院,隨後拜訪基督教芥菜種會習藝所、阿美中會孫理蓮教會,並由玉神院長Walis Ukan(張秋雄)牧師設宴款待。此次來訪團包括砂拉越華人年議會佈道部主席林漢琪、黃敬盛、林耀杰、黃曉婷等牧師,及李國華弟兄、文字事業部幹事林履星姐妹,於15至16日期間出席玉神原住民神學研討會,介紹砂拉越原住民神學的理念與發展計畫。
17日團隊續往台東,參訪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並體驗布農族風味餐;隔日前往布農部落休閒農場;19日則造訪Truku(太魯閣)中會Ciwang(姬望)紀念教會,隨後北上至台北。20日上午,團隊拜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事務所,由助理總幹事陳義明、傳道幹事陳澤胤、原宣教育幹事Rii Tjaljimaraw(日依.達里瑪勞)等牧師,以及PCT駐馬來西亞砂拉越宣教師全文河(Qaisul Soqluman)長老接待。
MSIP牧長們感謝長老教會長年支持砂拉越Iban(伊班)族宣教事工,特別是Bunun Ciubu(中布)中會差派牧師Tiban Taki-Hunang(乎南.笛伴)及長老Qaisul Soqluman(全文河)擔任宣教師,並在詩巫設立Iban族宣教中心。
MSIP除致贈Iban族傳統服裝及當地特產外,也特別贈送《愛在砂宣》一書給PCT,內容記載芥菜種會與PCT於1967年共同成立「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並於翌年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十年宣教合約,陸續差派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全所哲共八位台灣原住民宣教師,前往砂拉越投入Iban族宣教事工。
砂拉越位於馬來西亞婆羅洲,根據馬國政府2020年統計,Iban族占砂拉越總人口34.2%,基督徒則占砂拉越總人口50.1%。基督福音可追溯自1848年,由英國聖公會宣教師麥駝爾於砂拉越古晉建立首個傳教站。隨後,天主教與衛理公會也相繼至馬來西亞宣教。紀錄指出,衛理公會自1949年起為Iban族人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