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台北報導】「雄善文學獎」於11月8日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行頒獎典禮,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黃鼎鈞以作品《從戰鎚到十架:一場不靠拳頭的戰爭》獲得首獎。他在致詞時表示,寫作對他而言是一種敬拜神的方式,也是在信仰中學習「溫柔的強大」的過程,靈感來自兒子的成長經驗,「真正的強大,是能夠收回拳頭的那一刻。」
收回拳頭的溫柔之強
今年雄善文學獎以「強」為主題,創辦人、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教授施以諾表示,雖然這不是大型比賽,卻是一個「有使命感的文學獎」。「雄善」之名取自父母姓名各一字,象徵感恩與傳承。他提到,創辦此獎的初衷,是延續父母待人以誠、以愛待青年的精神。施以諾指出:「我是牧師的兒子,不是富二代辦比賽,而是希望讓文字繼續成為傳遞信仰與感動的力量。」他強調,「上帝所教導的『強』,不是世俗的逞強,而是靠主剛強、內心安然的力量。」
心靈誠實面對AI
施以諾同時指出,台灣自殺問題再度名列十大死因,呼籲社會重新思考「堅強」的真正意義。談及AI創作,他認為未來科技或許能模擬聲音與臉孔,但唯有人能以「心靈與誠實」創作;對基督徒作家而言,寫作是一種敬拜,上帝更在意創作過程中的靈性更新。他提到,文字事工的重要性,「你不知道你的文章哪一天,會在某個角落感動一個人,甚至改變他的生命。」他同時呼應長老教會設立「文字事工主日」,指出文字在信仰傳遞中扮演關鍵角色,應被各宗派共同重視。「文字雖靜態,但穿透力往往超越我們的想像。」施以諾也提到,男性得主比例今年達四成,為歷年最高。
彎腰放下拳頭的力量
擔任評審代表的主流出版社社長鄭超睿致詞指出,本屆主題「強」詮釋出不同面貌的力量,「不是權力與效率的象徵,而是願意彎腰、放下拳頭的溫柔之強。」他提及優勝作品《非典之強》與《看見了》,分別以「替人扛起重擔」與「煎魚比喻人生的掙扎」呈現謙卑與順服。他也特別讚賞首獎作品結合漫威漫畫角色雷神索爾與耶穌形象,展現信仰與流行文化的創意融合,「最強的一拳,是你收回來、不發出的那一拳。」鄭超睿以出版人身分勉勵與會者,在當前艱困的出版環境中,仍要以筆為劍、以信仰為根,用文字持續服事。他說:「這場屬於文字的戰爭,需要我們堅持下去,成為為主見證信仰力量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