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余紀忠基金會:再為國土把脈

2009-11-02 中國時報 【鄧木卿╱中縣報導】
(2009年11月0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中時電子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五名總統文化獎得主上台致詞時,有人妙語如珠,有人慷慨激昂,更有人激動落淚,台下觀眾全報以如雷掌聲。

 一九九○年代,《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有感於國內經濟快速起飛,犧牲生態環境,因而成立時報文教基金會(去年更名為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投入河川保護運動。

 廿年來,透過調查報導督促政府,以及基層教育凝聚民間力量,在整治河川出現成效後,基金會也改變任務結構,從治水出發,拉高視野談全球氣候變遷,希望為國土把脈。董事長余範英表示,父親在世,好像沒有得過什麼獎,如今以他之名得獎,相信他在天之靈,應該會很欣慰。

 今年八十七歲的單國璽樞機主教,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台灣任命的第一位樞機主教,長期致力以宗教力量促進不同信仰者和平共處。罹患肺腺癌的他仍豁達以對,在全國各地監獄、學校及機關演講,闡述生命價值。

 他說,台灣是多元卻分裂的社會,不論是國家認同、宗教、文化甚至語言都不同,如此多元,是資產也是破壞因子,唯有學習多元包容,才能促進族群彼此諒解與合作。

 文藝獎項得主、台大外文系名譽教授齊邦媛,不但是作家、翻譯學者,更將台灣文學英譯推介至西方世界,八十五歲仍筆耕不輟,推出鉅作《巨流河》,堪為文壇典範。

 齊邦媛強忍膝傷,堅持站著講話,不少人為之動容。

 公益獎得主善牧基金會,長期關懷台灣弱勢族群,湯靜蓮修女說,廿二年來,基金會在全台已有卅二個據點,未來將繼續秉持基督善牧精神,給受虐者一個溫暖的家。

 紙風車基金會主持的「三一九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為鄉鎮地區的孩子開啟人生第一堂美學課程,而且全靠民間力量捐款,如此作法,國內外首見。

 
本網符合中時電子報非營利授權,新聞轉載規範。詳情請看這裡


其他新聞快報
傳道聘更生人 林忠祥盼社會接受 (中時電子報)
尼日利亞「要發光」行動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意課室掛十架違宗教自由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台福阿里山重建關懷站成立 盼建立教會 (基督教論壇報)
范卓揮主懷安息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