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楊瑞輝龔立人論宗教與經濟危機

世界宗教會議.香港會議
(2009年11月09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和而不同」計劃、全球文明研究中心、港美中心,以及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基金會,已於十一月六日於中大校園舉辦「世界宗教議會──香港活動」,以響應十二月在澳洲舉行的五年一度「世界宗教議會」,主題為「互相聆聽,癒合地球」。這次會議請來中大財務學系楊瑞輝教授及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龔立人教授主講「宗教與經濟危機」,並邀請了江紹發教授、張穎教授、Prof. Ivette Vargas-OBryan、Prof. David Palmer等出席交流意見。

楊瑞輝嘗試以經濟發展和宗教觀連上關係比較中西的不同。他認為人類邁向文明的過程乃與宇宙、社會和自然構上關係,因為這些觀念影響了社群狀態:從家庭、經濟到整個國家。他指出,中國傳統認為宇宙極之複雜,不能完全放進一套系統中。道家思想把世界視為一個自有永有不倚賴他物的運行模式,不以原則和律法把其簡單化;儒家則強調人與社會的關係,從而制定各種禮儀。法家思想主張於複雜的社會中通過統一性和律法由上而下進行管治。這幾個主要的思想促成了中國歷代建立出來的最高帝王權力體系,得以協調工人階層和流動的資本家。每一個大的朝代興起都因為了簡化經濟和社會的結構而得以管理,衰落則因為管治階段為了徵稅更多而把結構複雜化,直至它崩潰。

  他認為,西方與中國不同,假設了整個複雜的世界背後是一個完全的簡單性,乃一個神聖的規律,一些普世性的法則。因此,西方建立出一個複雜的經濟結構,有複雜的勞工分工。他們會建立出抽象的架構去組織大型的管理、規劃和交易一些關於實物但抽象和不直接的數據如會計和財務。資訊科技的發展成為了這種複雜的人物網絡的推動力。

楊瑞輝概括地講述了中西不同的思想和經濟模式的關係後,再嘗試解釋中美面對經濟危機的情況。他說,美國極之尊重財產權力和合約制度,需要倚靠現行法律及通過立法才能推使個體戶有所行動,因此對於經濟危機的回應緩慢、混亂及無效率。這種制度背後乃藉根於西方傳統猶太-基督宗教的思想:神賦予人自由作出道德決定。現代中國把西方進路結合於其歷史背景中,以價格機制分散了經濟的決策權。這樣,一個鬆散的經濟體系對於經濟危機便能給予一個快速、緊密而有效率的回應。

  龔立人從基督教角度連結宗教和經濟的意義。他提出經濟和宗教的關係乃建基於對人民和社會共同關注的利益,他嘗試反思人們從宗教的角度應如何生活和當中的挑戰,並提出一些對宗教和經濟的看法。他指出,經濟乃是公眾財產的管理,這種管理在經濟全球化的年代不能以單一來看,一些較差的國家亦不能被偋棄不理,世貿是其中一個有相互關係的組織,但他同時提醒大家要批判世貿是否真的表達一種相互責任和相互尊重。龔立人嘗試以國際債務來說明全球的責任,因為現時多個貧窮國家正面對無法償還的國際債務,但受苦的卻是人民而非借貸的政府。他以一些針對國際債務的運動為例說明宗教和經濟的關係:

  於一九九七年,兩個英國人Bill Peter及Martin Dent成立了Jubilee2000,一個以豁免那些貧窮國家無法償還的債務以及建立解決國際債務危機的機制為目標的運動,背後乃是根據聖經的理念:「你的弟兄若漸漸窮乏、賣了幾分地業、他至近的親屬、就要來把弟兄所賣的贖回。若沒有能給他贖回的、他自己漸漸富足、能夠贖回、就要算出賣地的年數、把餘剩年數的價值、還那買主、自己便歸回自己的地業。倘若不能為自己得回所賣的、仍要存在買主的手裡、直到禧年.到了禧年、地業要出買主的手、自己便歸回自己的地業。」(利未記廿五25-28)

意外地,這項連動得到了眾多英國教會及非政府組織(NGO)支持,結果成了國際運動。但龔立人指出,這個運動並非從無立即變成有的,關於國際債務的運動早於八十年代已經出現。雖然,Jubilee2000是一個基於宗教理念的公民理念,但同時讓許多不同信仰或無信仰的人一起參與。

  此外,另一項與Jubilee2000類近的運動則針對非法債務,這個運動質疑一些借貸國家應否借錢,這筆債務並應與無法償還的情況分開。世界信義宗聯會、瑞典信義會等正全能參與這項運動,舉行不同的會議分析一些貧窮國懷疑面對的非法債務。世界各地的信義宗開始並國家銀行及世界銀行施與壓力,竭止這種非法債務,挪威政府首先主動取消了對一些國家的債務。世界信義宗聯會原本只屬於基督教的一個小型群體,卻影響了公共財產的管理。龔立人認為,基督教常被批判太理主義、不切實際,但由以上運動可見,有些事情真的源於一個理想。

  最後,龔立人總結時說,他並非認為經濟需聽從宗教的意見,只是嘗試帶出宗教於經濟中的角色。從Jubilee2000等的運動可見,宗教的確對經濟發展有建樹。他認為貧國需要結構性的重整,而非單單經濟援助。此外,經濟發展中涉及一些基本價值如公義、團結等,宗教正是重要的成員維護這些價值。
宣傳圖
 


其他新聞快報
林定瀾:婦女要綻放恩與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赫傑遜:別在家收發公司電郵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澳洲聖經公會出版警察聖經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員東路長老教會邀請六龜育幼院分享 (基督教論壇報)
法國號三重奏 分享生命樂章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