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鮑維均:用上帝的眼光看世界

明道聖經講座「苦難與創造」
(2010年03月0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明道社及九龍城浸信會合辦第七屆明道聖經講座,於三月五至七日在九龍城浸信會舉行,主題為「歌羅西書今讀.不再一樣的世界」,由鮑維均博士主講。首場講座講題是「苦難與創造」,有超過八百人參加。

鮑維均概括歌羅西書的內容大意,是強調上帝、耶穌、保羅和教會的工作。他認為歌羅西書給人的第一個感覺,是一卷充滿矛盾的保羅書信,如在講述耶穌超越的地位的同時,又記述祂死在十架上;而在一段段理論性的經文中,出現最多的詞語卻是「感恩」。他指此書的中心思想是要挑戰我們對現實的看法:「屬靈不是多做好事或多靈修,而是用上帝的眼光看世界,按這世界觀去行道。」

鮑維均表示書信有「同在」的意義,因為寫信時作者的肉身不與讀者同在,故「寫信」是強調作者與群體的關係。但鮑維均指保羅寫這封信時,強調的並非自己與弟兄姊妹同在與否,而是上帝的說話與祂的子民同在,提醒受眾要看清楚最重要的現實,並要感恩,即感謝上帝在人的生命上所成全的工作。


鮑維均帶領會眾禱告

近東文化中,講述創造就等於講述能力,故保羅要講述耶穌的偉大,就講述其創造。鮑維均指第一次創造是強調耶穌的能力,但第二次創造的震撼性更大,因為這是透過耶穌的死來展示其能力。「在人看來最軟弱的一刻,是上帝最有能力的時候。」救恩正正就是透過耶穌的死亡而得到成就。鮑維均邀請參加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聽到的道,改變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他年少時曾反思:「自己愈來愈多罪惡,怎能得救?」但後來明白到因耶穌釘十架成就救恩,人因此可以放下惡行,得以成為聖潔,「如果你相信耶穌的救恩和能力,你的生活會有多不同?」

鮑維均又提出兩個迷思,為何保羅講述自己獨特的位格,他驕傲嗎?還有,保羅竟然說基督有缺陷?鮑維均解釋意思其實剛剛相反,保羅指基督是萬有的中心,而且他講自己獨特的地方時,完全沒提及自己的背景,故目的不在自誇,反之是以「參與耶穌的救贖計劃」為自己定位。至於基督的缺陷則指保羅願「完成」彌賽亞時期還未完成的苦難,以基督的生命為其榜樣。

宣傳圖
 


其他新聞快報
周淑慧:跨出限制 與神合作普世宣教 (基督教論壇報)
找回流失信徒 台福傳播中心向華人二代宣教 (基督教論壇報)
會友人數普遍下跌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暫籌得一百萬港元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台福基督教會40周年 盼搶救台灣百萬靈魂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