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崇基基督教文化節邀得台灣著名作家張曉風,於三月十五日主講「林語堂和P.K」講座,大約七十人出席。
張曉風說:「很多台灣朋友都告訴我在香港不要亂說P.K,我知道應是很嚴重的,但我仍是不知道其意思!但在台灣確有P.K團契!」此話一出即引起哄堂大笑!
張解釋P.K就是pastors kid──牧師子女──的意思,林語堂是牧師的兒子,在台灣,大家都稱他們為走在前面的弟兄或領導的兒子。其他宗教很少有P.K的問題,因為他們的領導多不結婚。張曉風很同情林語堂,因他承受著特別的壓力,P.K身分是他一生都脫離不了的關係。在中國文壇上,不少跟牧師家庭有關係的下一代,通常都不乖、叛逆;但張指出,這些下一代被要求特別的道德標準,但他們本身未必有從神而來的呼召,也未有父母的價值觀,這樣對他們確實不公平,因此要長時間承受擔子!故此台灣P.K團契的牧養對他們是很有需要的。
林語堂在年輕時離開基督教,還寫了《為甚麼我是一個異教徒》,張曉風認為「異」字是故意用的,好些人在人生某一個階段想做「屌屌」的人,即特別或與別不同的人,林語堂便是這樣,在上海讀大學時要研究科學,認為其他事──包括宗教在內──都是無聊的,加上他認為:「不要說我們是罪人,有罪性。人都是善良的,只要彼此相愛就可以和平。」這觀念到他晚年才有改變,因為讀大學時遇到的都是善良的同學,工作以後吃了虧才知道人性並不善良,跟人相處實在不容易──這也與他自我中心的藝術家性格有關。
張認為林欠缺宗教性格如體諒、仁慈、謙卑等,因此有點自我膨脹和驕傲,這可以從他的作品裡看出,例如翻譯不忠於原著而以自己的意思去寫,不用心、不考據、錯了不改、不公正。
張曉風續說:「林語堂到了晚年才回歸基督教。他某天在紐約街頭經過一間教堂,莫名其妙走了進去,其實是神的靈在工作。之後他妻子請他去教堂,透過『永生』的道打動了他,真正回轉,並寫了《從異教徒回歸基督徒》。他經歷過花了十二萬美元研製一部打字機最後被人當垃圾丟掉、大女兒為情自殺等打擊,使他重回神的身邊,後來還有外甥媳婦幫助他學習祈禱,他甚至承認雖然做了數十年異教徒,但內心其實一直是基督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