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聖經網
本次研討會的第二篇信息由台灣神學院的林鴻信院長負責分享。分享主題為「學術研究與神學教育」。林院長從神學院的觀點來探討華人世界基督教研究的緊迫性。
近年來中國興起一股基督教研究的風潮,其中對於基督教的研究興趣出自文化層面被稱為「文化基督徒」。這些討論都使用漢語,所以也引發了「漢語神學」的議題。這其中很多的神學研究者,甚至根本不是基督徒。林院長表示從事「研究神學」人人可為,然而藉著研究神學而進行信仰反省的「作神學」(do theology) 唯有信者可為。
林院長說中國基督教研究反映了大陸不但追求現代化,同時也有想要了解基督教思想的決心,然而台灣仍未見足夠的重視。從神學的角度來看,神學院的首要目標固然是神學教育,然而學術研究正是一切神學教育的基礎。神學院所培養出來的傳道人,不僅是未來教會的領導者,更反映了其神學教育背後的學術程度與眼界。關係著未來教會的價值觀與異象。
當面對現在知識份子的處境,我們不只要問一句「知識份子在哪裡?」,更應該問一句「基督徒在哪裡?」他表示如果基督徒的基督教學術研究不能成形成知識群體與學術場域的對話力量,將不可能承擔其時代使命。
本節的回應由華神的舊約老師胡維華老師來擔任。胡老師表示這個議題其實是華神表較陌生的,我們常從神學的角度來看問題,但比較少從學術界的觀點來看神學教育。如果我們不做、不說,那等於把我們的發言權,交給了所謂的文化基督徒。甚至讓其他人把我們基督徒的定位,交給了這些「非基督徒」的「基督教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