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由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聯同香港語言來源探討學會合作的古希伯來語和漢語、藏語同源研究,結果發佈會已於昨晚(三月廿九日)假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油麻地城景國際五樓鑽石廳舉行。
語言來源探討學會會長趙璧礎博士近年聯同蘭州大學及蘭州西北師範大學從事語言研究的師生,使用趙璧礎提出「去韻留聲、重排聲位」的方法,比較約一千個基本詞彙在古希伯來語和蘭州方言、天水方言、秦安方言、西寧方言及安多藏語的聲母異同。
研究結果發現,當中有三百個詞彙,其聲母在五種方言均能與古希伯來文的相同;能對上四種方言的有約二百餘個,未能對上的絕大部分是安多藏語;能對上三種近二百個;餘下三百個,五種方言之對上兩種或以下,如風箏、算盤、火柴、節氣等等,都是一些預期不能從三、四千年前所用的古希伯來語或亞蘭語同義文字中找到的。
當晚發表研究報告的,包括蘭州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陳文江教授,以及趙璧礎博士;回應者包括蘭州西北師範大學藏語教授元旦,以及基督工人神學院兼任教授袁成忠博士。大會並由教會樂圃樂團獻詩領唱。
袁成忠在會上表示,語言本身變化迅速,用「去韻留聲、重排聲位」的方法,能在六種語言的一千詞彙裡找得三百個「全同」個案,值得留意。他說,趙璧礎的研究,題旨明確,方法清晰而可供證實或證偽。袁成忠說,趙璧礎的研究會為語言學家、宗教學家、民族學家等帶來嶄新的問題,例如:漢人跟猶太人在甚麼地方有過關係?又在甚麼時候分散不相識。
趙璧礎所提出的「去韻留聲、重排聲位」方法,是將不同語言同義詞的韻母去掉,保留其聲母,並將聲位重排。過去二十年,他曾以相同方法,比較舊約聖經的古希伯來語及亞蘭語,和多種語言,包括漢語的古音、中古音、現代音(普通話)、粵語、客家語、排灣語,以及夏威夷語、Chinook語、希臘語、英語等。趙璧礎指。趙璧礎指,所得結果說明古希伯來語有如一條萬能鑰匙。
趙璧礎網址:www.peterchiu.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