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中國學園傳道會主辦的「有果效的福音對話」研討會,於四月七、八日舉行,地點在學園大使命訓練中心,邀請講員為Meekness and Truth事工負責人Dr. David Geisler(葛大衛博士)。在他的分享中設計了許多創意的傳福音方式,來幫助學員們更容易分享福音,參加的學員約有一百人。 葛大衛博士表示,有果效的傳福音方式要記住四項重點,「聆聽」、「啟迪」、「發掘」、「建造」。傳福音的人要像音樂家能夠聽見對方的需要,要像藝術家一樣啟發人對神的需要,要像考古學家一樣發掘人對福音的障礙,要像建築師一樣建造福音的橋樑。 他說,傳福音的人要藉著對話,幫助對方察覺不接受耶穌的矛盾,發掘真正障礙,讓未信主的朋友能夠一步一步走向耶穌。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的「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九:22)」 八日的上午,葛大衛博士先放了一段影片,影片中的主持人走在街頭上隨機問人「耶穌是誰」、「耶穌對你的生命有什麼義意」,利用這種對話式佈道法,來引發對方認真思考基督教的信仰。有些人回應需要證明才會相信耶穌、有些人完全不想討論這些話題,有些人說耶穌是神的兒子,有些人說有困難才會跟耶穌禱告。接著,影片主持人用一些印象深刻的問題來刺激對方去思考。如同約翰福音第四章,耶穌在井邊不停對那打水的婦人提出問題,挑起她的好奇心一樣。 葛大衛博士說,傳福音的人要發現對方真正障礙,有時候人拒絕耶穌不是因為基督教不好,而是因為他們心裡剛硬,所以不需要花時間在爭論上,而是要了解他的需要是什麼。 接著他說,華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信主後會被認為是不孝順長輩和祖先。傳福音的人要能了解對方的情感包袱,藉著傾聽來感受對方的困難,在適當的時候肯定神對他們的慈愛和盼望。不用急著一次就要讓對方信主,只要與對方保持好的關係,聖靈會按著時間來感動他們。 葛大衛博士說,要學會分辨每個人問題背後隱藏的障礙,例如當有人問「為何只有相信耶穌才可以到天堂?」,他們心中可能認為基督徒過於自大,總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好。「為什麼基督徒都這麼喜歡講耶穌?」,他們可能覺得基督徒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關心其他的人生活。 最後他說,邀請人接受耶穌,就好像是請對方喝一杯茶,除非他願親自喝一口,才能品嚐到茶的真正味道。如果生命與永生相比,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那麼是否值得去嘗試呢? (2010.4.9 國度復興報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