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新福事工協會獲優質教育基金贊助的「關懷貧窮學校」,早前舉辦「全港中學生五大貧窮要聞選舉」,經61間中學逾9700位學生投票後,選出的五大貧窮要聞依次為:
1)香港貧富懸殊全球最嚴重(5772票) 2)最低工資(4235票) 3)全球失業人數增二千七百萬(3079票) 4)貧窮兒童數目上升(3056票) 5)經濟逆轉.貧窮兒童吃不飽(3023票)
經濟自由的謊言
在五月十五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關懷貧窮學校」義務校長葉漢浩(圖右)分析選舉結果,指第一、二位的結果揭穿了社會上的兩個「大話」:
一、香港連續十五年成為最自由經濟體系,但卻同時成為全球最貧富懸殊的地方。「究竟誰享有自由?經濟自由服事了誰?青年人似乎比政府更心清眼亮!」
二、最低工資若定為廿五元或以上,便有大量企業要結業。「若人工加五元便要結業或遷離香港,為甚麼加電費時又沒有人說要結業?」
他又稱讚同學除了選出一些「數據」成為要聞,也不忘第四、五位那些有血有肉的貧窮故事:「經濟學的確需要以數字解釋存在的現象,但我們不能忘記數字背後有很多血汗以至味道──就如我們曾帶領同學探訪一些貧窮家庭,當進入那些沒有窗、面積狹小、掛滿內衣褲的單位時,我們都聞到一陣味道……」
真實的貧窮體驗
「關懷貧窮學校」過去一年曾為三間學校的九十位學生舉行課堂分析貧窮問題,又安排他們到板間房或天台屋探訪貧窮家庭,並讓他們親身到街上拾紙皮體驗貧窮人的生活,期望同學不是紙上談兵,而是透過一連串實際行動真正認識貧窮問題,建立新看法和價值觀,再將之帶回社群。新福生命教育主任王仲偉(上圖左)引述一些參與學生的感受:「走七層樓梯送米給一戶窮人,以為對方居於如此惡劣的環境,必定很灰,怎料對方十分樂觀!反而自己生活富裕,但也常常唔開心!」
主禮嘉賓和各得獎同學合照 除了要聞選舉,「關懷貧窮學校」亦舉辦短評比賽,鼓勵中學生關心社會事務,就新聞發表意見。新福總幹事梁友東牧師表示,是次活動反應踴躍,反映青年人也關心社會,他們明白貧富懸殊不是遙遠的問題,而是近在咫尺。他期望青年人更多關注社會公義,從而帶出關愛,讓社會達致真正和諧。
五位短評比賽得獎同學包括馮嘉珩(梁季彝中學)、劉天偉(婦女會中學)、倫可凝(梁文燕中學)、梁貝琦(聖母書院)及馮嘉慧(陳瑞芝中學)。其中三位的得獎作品都評論到「香港貧富懸殊全球最嚴重」,認為貧富懸殊影響社會和諧和政府施政,減低社會生產力,不利香港長遠發展。
不利窮人的教育制度
大會嘉賓、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圖右)回應時指出,教育本來是解決貧窮問題的最佳途徑,但現在的教育制度卻對貧窮人非常不利:
一、大學資助學額多年來只維持在大約一萬五千個,所謂六成青年人進入大專,其實包括大量非資助副學士學位,同學們畢業後需背負巨債:「政府真的很不仁不義!」
二、大學的語言政策死板,對英語的要求限制了不少有能力、但缺少英語環境浸淫的貧窮學生進入大學的機會。
他指隨著人口老化,年輕人的教育水平若不獲提升,將來便「養唔起」社會,甚至連「養自己」也成問題,如此便成了社會的負資產!因此政府有必要在「人才基建」方面投資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