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教會中產、中年、中女、中興

《時代論壇》報道普查結果
(2010年06月07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五年一度的「二○○九香港教會普查」,已於五月底由進行調查的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於「香港教會使命會議」中發佈。結果顯示,目前全港的名冊會友較五年前增加逾九萬人,達至四十七萬八千八百○三人;而平均每週崇拜人數則增加了七萬五千人,達至廿九萬二千二百八十七人。在堂會數目方面,調查的最新數字為一千二百五十間,較○四年時增加了六十九間。至於教牧同工轉換工場頻密及男女教友比例失衡現象則仍然持續。

此外,教新在是次調查中新增了一些問題,當中顯示最有效的佈道方法為友誼佈道或一領一;另在涉及教會中的紀律問題個案當中,佔最多的為性道德及離婚問題。 今期《時代論壇》報道了有關結果,主要內容如下:


教新總幹事胡志偉牧師

是次調查是於二○○九年六月至十月期間,透過問卷及電話訪問形式向全港華語堂會進行,共成功向一千一百四十二間堂會收集資料,佔堂會總數的91.4%。調查亦同時以隨機抽樣方式向四成共四百六十一間堂會,就各項事工概況及發展進一步調查,最後共成功回收三百八十份有效問卷,回卷率為82.4%。教新表示,是次調查為一簡報,有關統計結果的詳盡討論將於稍後出版的文集中作進一步分析。

堂會數目──增長六十九間

  根據普查所得,目前全港華語教會共有一千二百五十間,較○四年的一千一百八十一間增加了六十九間,五年增長率達5.8%。若與本港人口的增長及堂會數目比例作一比較,則○九年的堂會與人口比例達1:5,603;而○四年的比例則為1:5,828,即○九年一間堂會面對的人口比例較五年前下降。胡志偉指出,這在牧養上是一個好現象,因牧者須兼顧的人數較前減少,而出現這現象是由於本港人口增長在這五年間放緩所致。

堂會地區分佈──油尖旺最多教會

  在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個區域中,新界區共有五百七十間堂會,為全港堂會的45.6%,其次為九龍區,共有四百九十間堂會,為39.2%;至於港島區則有一百九十間,為15.2%。如以十八區劃分,則本港最多堂會的地區為油尖旺,共有一百廿五間,其次為深水埗,共有一百一十三間,第三位是沙田,為一百○九間;而上述三區的堂會數目均較○四年增加,依次序分別增加了七間、十一間及兩間。

堂會規模──小型堂會漸少

  一般而言,堂會規模是按會眾人數劃分。○九年本港堂會仍以中型堂會(一百○一人至二百人)為主,佔全港堂會33.1%,共四百一十三間。其次為中小型堂會(五十一人至一百人),佔26.4%,共三百三十間。至於特大型堂會(一千人以上)則佔2.6%,共有卅二間。值得一提的,是小型及中小型堂會數目和佔堂會總數的比率均較五年前減少,但中型或以上堂會則持續增加,教新認為這是可喜的趨勢。

植堂擴堂──植堂比率減少

  在二十多年前曾發展興旺的植堂事工,於近十年已有逐步放緩的現象。根據○四年的普查中,表示在過去五年曾植出分堂的堂會有8.8%,但在今次的普查中,則下降至5.7%。至於表示將計劃在未來五年植分堂的,亦由○四年的18.5%下降至17.3%。除了植堂情況外,教新在今次普查中亦增加了一項新題目,就是調查教會擴堂的現象,結果顯示有40.4%共五百○五間堂會計劃於未來三年擴堂。

教會合作情況──逾七成有與區內堂會合作

  近年各區堂會之間因應社會突發事件或大型活動都多了一些合作事工,因此除了擴堂情況外,是次調查亦新增了一條關於教會合作交流的問題,結果顯示在全港堂會中,有72.5%的堂會曾在過去三年與地區堂會交流合作,而當中最多合作方式依次分別為:佈道佔52.8%,祈禱佔33%,社關佔32.3%,培靈佔24.8%,差傳佔16%,最少的為救災,佔9.1%。

名冊會友──增加逾九萬人

  至於全港的名冊會友,已由○四年的卅八萬七千三百六十三人增至四十七萬八千八百○三人,共增加了九萬一千四百四十人。此外,根據是次調查顯示,居於香港並與教會有聯絡的人數,則有廿八萬七千七百五十九人;領聖餐人數為十八萬三千二百六十八人,而會眾則為卅二萬○九百廿三人,這些數字均較○四年有所增長。

會眾崇拜情況──新增七萬五千人

  根據○四年的普查顯示,平均每週出席堂會各類型崇拜的人為廿一萬六千七百卅九人,今次的調查結果則上升至廿九萬二千二百八十七人,即五年來增加了七萬五千五百四十八人。至於堂會崇拜的平均人數,則由○四年的一百八十三點五人,升至○九年的二百卅三點八,而其中位數則由一一四人增至一二六人。

青少年崇拜情況──十年來激增七倍

  至於在各類崇拜當中,青少年崇拜的堂次在近十年仍有繼續上升的趨勢,由○四年的三百○八堂次增加至○九年的四百八十三堂次;人數更由○四年的一萬一千五百九十九人迅速增長至二萬四千八百五十二人,相對九九年的三千五百六十四人,人數激增約七倍。教新認為數字顯示增幅可觀,反映過去數年不少堂會都透過開拓青少年崇拜,除有效減少青少年信徒流失外,亦可強化有關的牧養與教導。

男女比例──女性繼續增加

  男少女多一向是教會關注的現象,而根據是次調查結果,這不均的情況仍然持續。調查顯示,女性會眾的比率,在九九年為60.2%,至○四年時上升為61.5%,而○九年則進一步上升至62.3%。胡志偉估計,這數字在未來將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轉換工場--轉職仍頻密

  至於教牧同工轉職的情況,過去五年仍然頻密。○九年的調查顯示,全港共有67.6%的堂會在過去五年間曾有教牧同工轉職,而堂會過去五年教牧同工轉職人次,與全港受薪教牧同工人數的比率為50.2%,相對○四年的53.9%略微下降。教新認為,長遠而言,教牧的不穩定對教會整體發展有負面影響。

牧養常見問題──疾病困擾增加

  在牧養上,信徒最常遇見的困難是工作及子女教養問題,分別佔66.2%及46.1%。另值得關注的,是危疾、長期病患及健康問題佔39.7%,較○四年有明顯上升,教新認為這與會眾中年化有關,信徒和親人也有較多病痛,是教會需要關注的問題。另胡志偉補充,由於調查是由教牧填寫,因此或許未必能準確反映信徒在生活上遇到的真正問題。

紀律個案──性道德和離婚居多

  今年新增的問題亦包括紀律個案方面,結果顯示,70.2%的堂會表示過去一年(○八年四月至○九年三月)沒有紀律個案,胡志偉指這可能是個案未完結時有關人士已離開教會,當中實情仍有待探討。至於有記錄的個案則以性道德和離婚居多,分別佔12.9%及8.1%。

佈道方法──友誼佈道最有效

  ○九年新增的調查還有教會最有效的佈道方法,結果顯示首三位依次為:友誼佈道或一領一佔58.9%,教會佈道會或福音主日佔52.1%,三福佔21.6%。至於其餘較為人熟悉的啟發課程、街頭佈道及十八區福音遍傳則分別為9%,5.5%及0.8%。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影音及電子媒體作佈道的,只有9.6%堂會表示有效,而大型佈道會更只佔5.5%。胡志偉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大型佈道會並非經常舉行,故此未能顯示其有效性。

總結

  在發佈會完結時,胡志偉以「四中」就現時教會面對的情況作一簡單總結,即「中產、中年、中女、中興」,意謂現時教會多中產階級、多中年人,而女性信徒亦較男性為多,而教會正值中興年代。他表示教會現在要面對的是如何培育年輕一代,發展青少年運動。

 


其他新聞快報
黎艾理:勿使自己成複製品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史蒂文斯教牧領導學 分享職場宣教 (台灣國度復興報)
第十屆國禱會 國慶前夕盛大舉行 (台灣國度復興報)
音契演出神劇《以利亞》全曲 以音樂見證信仰 (台灣國度復興報)
帶領弱勢兒童少年成為禱告大軍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