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信仰融合工作、工作融合信仰

記者涂慧美台北專訪
(2010年06月14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加拿大維真神學院「市場神學與領導學」教授保羅•史蒂文斯(Dr. Paul Stevens)日前來台,主講數場工作靈修學「靈火在職場」特會。史蒂文斯教授六月十一日接受本報與「inJ台灣基督教轉化聯盟」網路電視台專訪時表示(如圖),神兒女應該在自己所處的領域發揮影響力,個人無論在教會、在工作上的表現同等重要,聽道還要行道,讓信仰融合工作,工作融合信仰。以下是專訪內容。
 曾有講員提到七個領域的轉化必需先興起職場的使徒,這些在職場的基督徒領受從神來的異象呼召,就站立在那個領域的頂端,成為那個山頭的祭司。史蒂文斯表示,他肯定確實需要在各領域上帶進神國的影響力的說法,因為耶穌並沒有傳講個人救恩的福音,他傳講的是國度的福音,這個福音是神的治理,在每一個領域都是有影響力的,不只是教會,像是鹽在肉裡面,酵在麵裡面。
 史蒂文斯認為,把它們分成七個領域滲透天國的影響力這是可以的,他覺得今日普世教會的問題是把教會做起來,而沒有把國度帶進教會,教會增長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基本上是把教會帶進教會,而不是把國度帶進教會。
 他強調,國度是神的統治權影響在每個生活領域上,教會是藉著分散各地來發揮影響力。史蒂文斯說自己曾建議教會牧者,禮拜天晚上應該把教會招牌拿下來,禮拜一早上放一個新的招牌說「教會禮拜一不在這裡!」這不是開玩笑,教會是在商業領域、政治領域、家庭、診所、學校中的,換句話說,教會是聚集跟分散的律動。
 對於使徒性事工的看法,史蒂文斯表示,這是屬於神子民整體的,而不是選擇單一個人,沒人會做得比上帝更好,因為祂是差遣所有人的,有些狹隘的思想認定只有二、三個人才能被差出去,是很大的錯誤。
 史蒂文斯說,他對把人送到不同國家做宣教工作持肯定態度,這是跨文化的宣教,這一塊努力的空間還很大。他認為是神的整體子民參與在這個工作裡面,神在他的先見當中,把人放在很關鍵的位置上,在那些地方教會大概不可能派專職的宣教士去做福音工作,所以教會是使徒性的教會。
 史蒂文斯認為,有些人是可以做使徒性事工的,因為他們可以做那些披荊斬棘的工作,但若因此稱他們為「使徒」卻仍有保留。他認為使徒只是一個「功能」,而不是一個「頭銜」,如果把使徒當成一個正式的頭銜的話,會產生一種階級現象,是危險的。在職場上,有些人具有使徒性的角色與服事,有一些是從事商業的,在亞洲有些人在商場上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有的學者和神學家融合信仰與職場也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肯定他們做的事。
 史蒂文斯表示,如果每個人的事工是受到肯定的,我們應該是差派所有人,而不是只有牧師。對於已被認定的牧師,弟兄姊妹不該只因他受過神學教育就認為這人應該被按立,他在成為傳道人之前的服事也需要被認定。根據聖經,按立一個人是按照提摩太前書所說的那些品行,而不是一個很奧秘的呼召,教會之所以設立領袖與長老是根據他們的品德,如果一個人在政府機關裡面,他的工作是眾人肯定的,我們為什麼不為他禱告呢?只要他是工作或服事上是被認定的,我們就可以差他去做這些事工。史蒂文斯強調,這些真正把信仰跟工作融合在一起的這些人,需要被差遣,他們的工作服事是需要被肯定的。神不但呼召牧師,也同樣呼召每一個人,所以教會要落實出來,具體的去做。
(2010.6.11 國度復興報發佈)
 


其他新聞快報
辛達梅:教會不要淪為企業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專訪各推動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葛士寶感恩會暨睇波中心開幕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洪予健:上帝是全地的主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突破研究:青少年保育意識提升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