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事事關心 -- 幾件基督徒要關心的事情

一位基督徒小小的勝利
(2009年03月26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真理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在現今世代,經常聽到基督徒因為表達信仰而被懲罰。然而,近日有一項新聞為我們身為基督徒的帶來相當大的鼓舞。

一位基督徒小小的勝利

  一位在英國南部Weston-super-Mare的基督徒護士CarolinePetrie,因曾詢問病人可否為她禱告而被她的僱主NorthSomersetPrimaryCareTrust停職兼扣薪。代表她的法律顧問TheChristianLegalCentre,將此事向各方傳媒高調地透露之後,事件才迅速有轉機。

  Petrie是兩名子女的母親,她於照顧一位病人時曾詢問她可否為她祈禱,雖然病人沒有覺得此舉冒犯,其僱主卻於得悉此事之後向這位基督徒護士採取上述的紀律處分。其僱主在懲罰聲明中說,她為病人祈禱是違反工作守則中“平等和多元”那條文。

  此事的轉機對基督徒來說是令人振奮的提示:信徒在工作時不用將其信仰擱置一旁,高素質的護理和委身的信仰可以並駕齊驅。在不少人的理解中,祈禱被認為是治療過程的一部份。在這一次那僱主錯誤使用“政治正確”意識的事件上,這結果可算是令人歡喜的一次小勝利-合乎常理的勝利。

菲律賓的性別法案

  一條激進的性別法案最近在菲律賓的參議院中被推翻,需要在一個兩院辯論委員會裡再作修訂,以兼顧到兩方陣營的要求。(有關此事的來龍去脈,可從以下網絡聯繫得悉:http://www.lifesitenews.com/ldn/2009/jan/09011512.html)較早時菲律賓的眾議院通過決議,認定性別一個社會性的意念(社會學的建造),並非生物學的基礎。由於兩個陣營的對壘-有傳統家庭觀念的參議員對抗提倡婦女解放的參議員,此法案被兩方勢力弄得拖泥帶水、混淆不清。

  激進的、提倡婦女解放的參議員堅持要寫入一條效仿1994年聯合國一個CEDAW報告的條文:“不能讓任何人以宗教理由去違抗此法案”。幸而菲律賓的憲法已經清楚地定下維護傳統家庭制度的條文,保障傳統家庭制度的獨立性和未生胎兒的生存權利。

  有評論指此法案基本上是婦解分子的議案,是菲律賓的CEDAWWATCH和聯合國裡一個婦解運動基金會(UNIFEM)之間合作的產物。

  我舉出這事項,為的是要大家了解到這些「性別身份」、「性解放」等所謂西方人的意識形態,已經在亞洲不少地方著陸,包括中國和菲律賓。中國的香港此際正承受同性戀分子意圖撞破法律的防線的運動,一些基督教團體公開反對修改法律,以給予那些「同志」們特殊的認可條文,因此不時受到當地的同性戀人士惡意攻擊。

  不要以為這些從西方興起的社會意識形態和運動,不會在中國人社會裡發生,我們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協助制止破壞傳統家庭的不良風氣。否則,神在聖經中命定的婚姻和家庭制度,將會逐漸被破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性變更-影響社會的巨大含義

  與上一項議題相關的另一件事,則發生在美國東岸的麻州(Massachusetts)。該州的汽車及駕駛牌照局,於本月開始不再要求自稱性變更的牌照持有人證明他們曾經接受“變性”手術,以方便這些人士的請求。申請人不用提交任何外科手術的醫生證書,因為這是“十分困難的事”。新法例只需要申請“變性”的人在有關的表格上填寫自己認為的性別,並且隨便找一位醫療人員在該表格上簽字,便符合這新法例的要求,同時也不要求這些人士的出生證明書顯示這樣的性變更。

  這新法例可能對社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它會使每個人的性別作為法律上身份的證明變得毫無意義。你宣稱的性別就是法律上有效的!這真是荒謬絕倫的法例,卻居然可以在一個堂堂正正的政府機關發生﹗

  我們可以想象一些如此的後果:一個男人可以因為持有這樣的駕照,而進入任何女性的公共廁所,即是警察干涉也沒用。一位原本生理上是男性的教師,以後可以依據此駕照隨時進入學校的女性更衣室和廁所而不會被干涉。若其他地方政府照樣跟風,將來所有公眾場所,包括辦公廳、游泳池、酒樓飯店等等,勢將產生以往沒有的光怪陸離事情!

結語

  提出以上幾件事情的用意,是激勵基督徒努力在世上作光作鹽。雖然我們面對世俗潮流所打的仗處於劣勢,好像推車上山那樣。筆者相信這樣的現實環境,反而使我們在社區中為基督作見證的意義更為巨大,一個一個細小的成就,可以成為最後勝利的根基。

  一個民主社會的存在有,賴其公民的直接參與去承擔這種社會的要求。加拿大、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過往都因為有基督教文化而能夠帶動人類文明,甚至最近上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也不忘提醒美國人重視和活出美國立國的優良美德:持守神的恩典、勤奮、真誠、勇敢、寬恕、愛國、公平競逐。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單需要栽培這些美德,更要留意社會時事,並且在有需要時刻採取良心的行動。假若社會主流失去這些基督教素來持守的美德和靈性價值,人類文明將會蒙受極大的虧損。

  忠心的基督徒應該在能力範圍內、於適當場合有所行動,在社區中為主作見證。你看到自己在社會關懷這議題上所扮演的角色嗎?
 


其他新聞快報
台灣聖經網推出【即時新聞在我家】服務 (台灣聖經網)
苗栗復活節嘉年華 4.12舉行 (台灣國度復興報)
教會要求歐盟規定星期日為休息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古老福音書船忠僕號 四月重訪台灣 (台灣國度復興報)
台北市教會聯合會 煮茶分享禱告同行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