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台北研經培靈會 信息迎向變遷的世代

記者羅惠芝台北報導
(2010年10月13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台灣國度復興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2010台北研經培靈會」十月五至七日在台北衛理堂舉行,主題為「迎向變遷的世代」。下午兩堂查經,分別由聖光神學院周學信院長、南京東路禮拜堂程世光長老主講;晚上的培靈會,由台北基督之家寇紹恩牧師主責(見圖,陳冠勳攝)。
 三天的第一堂培靈會,周學信院長以「漣漪效應」為題,分三部份主講「行公義、好憐憫」、「關懷創造」及「回應同性戀」。周院長提到氣象學家提出的蝴蝶效應理論說,可能一隻巴西的蝴蝶振翅,足以影響到德州的氣候,反觀基督徒的一個小動作,也會影響整個社會。
 周院長說,論到神的性情,祂是公義的神,是憐憫的神,也是慷慨的神。每個基督徒都應該活出神的性情,過敬虔的生活,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要如同漣漪一般,影響周圍的人。
 周學信在「關懷創造」的信息表示,生態的議題不只是政府來應付,基督徒要比未信主之人更瞭解且關心大自然。
 他說,舊約中沒有「大自然」這個字,只有「創造」一辭,而「創造」這個字,充滿神學意涵。
 周院長說,論創造就表示有一位創造者,瞭解創造是要人與創造者有正確互動。「受造物」一辭表明人被創造是為了彰顯創造者(神)的榮耀。受造物全然屬於創造者,在有形質的部份,詩篇廿四篇1節指出,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神;詩篇五十篇10節說,百獸、牲畜都是屬神的;哈該書二章2節,金銀財寶屬乎神。
 歌羅西書一章16節說,萬有都是靠基督造的,一切都是為了耶穌造的,說明教會是屬神的,基督是教會的頭。周院長說,創造與耶穌基督的關係密不可分,他創造,也救贖。
 周院長表示,神所造的物質世界是美好的,祂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31),並與其所創造的立約;創世記九章9-16節,「立約」一辭神說了四次。申命記二十章19節強調,神連一棵樹木都極看重。
 周學信說,耶穌要跟父神親密交談時,他常到山上、湖邊、曠野,受難前所待的客西馬尼,就是個大花園。伊甸園則是世上最美麗的園子。
 神也看重土地和牲畜,舊約提到地在第七年要休耕安息,讓地自然生長;而牛在場上踹穀時不可籠住牠的嘴,牛為地效力,在勞力之中也吃好東西。
 既然神看重祂的創造,為何還會有這麼多災難呢?周院長說,人本來是大自然的管家,但所有受造之物因著人犯了罪,皆受了咒詛(羅八21),在此之前,一切受造之物只能一同歎息,勞苦,等候將來被贖。將來的新天新地會有三棵樹,有生命樹、分別善惡樹,還有耶穌基督的木十架。(第432期,2010年10月12日發佈)
 


其他新聞快報
信耶穌者逾10% 隱性基督徒待牧養 (台灣國度復興報)
尋找"主"的道路 (真理報)
李秀全:是遺憾,不是末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真愛不老》音樂劇感動演出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非洲教會在中東問題有角色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聖經QR-CODE: 用手機快速抽取金句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