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彙編 10月1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和平獎雪中送炭 人權路任重道遠

(2010年10月15日)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雪中需要送炭,皆因大地仍被冰封寒蝕。內地在囚異見人士劉曉波先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北京政府方面極盡打壓封殺之能事,反應強烈;內地民間反應卻見冷淡,對劉曉波從未得聞的亦大有人在,除了一直關心國家民主人權的一群,願意冒失去自由的危險,舉杯慶祝。在香港,因為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保障,尚有舉杯慶祝的空間,只要香檳別濺到中方人員,否則會被視作「普通襲擊」,一如在剛過去的星期日於中聯辦門外所發生的事情。

  今屆諾貝爾和平獎公佈結果之時,剛巧出現多宗涉及中國的爭拗,紛至沓來,而各國的反應,亦互相牽扯:中日釣魚台在先,然後就見日俄北方四島在後;北韓大閱兵,又碰上越南河內建城一千年閱兵;活像一連串的外交沙盤推演。相對來說,近日各地經濟體系為求自保干預匯巿所觸發的「貨幣戰爭」,可能已經比較單純。此時此刻,劉曉波先生的獲獎消息,自然容易引來眾多詮釋聯想,可堪挪用。不過,無論怎樣聯想,也不能抹煞一點事實,就是中國的人權狀況極待改善,這方面中共政府的確難辭其咎。民間社會要分清是非黑白,最好「一單還一單」。

  諾貝爾委員會決定將和平獎頒予劉曉波,是表揚他長期以非暴力手法爭取人權。這一點,劉曉波固然實至名歸,對今天的中國社會,亦意義深遠。近年內地「群體事件」迭生,民間社會為了自身權益,公然與官方發生大規模衝突的新聞,已時有所聞。如何能以和平手法解決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矛盾,是內地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當務之急。換個角度,即使對一些民間活躍分子而言,如何在爭取人權民主之同時,確立非暴力原則,也是不容易。事實上,對於那份令劉曉波身陷囹圄的《○八憲章》,在內地還是有人認為過於溫和。

  從建設和諧社會的角度看,無論對政府還是民間,諾貝爾委員會的決定,其實是幫了中國一把。

  一個獎項,不會讓事情一夜間得改變,這也是過去不少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的經驗。要穿越今天看似出路難尋的困局,邁步向前,需要一份適時的肯定,更需要一份具穿透力的未來盼望。這對於以基督為盼望源頭的信徒來說,並不難明白。但對於香港和海外的基督徒而言,更基本的問題倒是:我們可有忘記了自由所帶來的責任,為內地的人權自由民主法治,忠誠守望禱告?

  冬天已經持續了很久,春天還有多遠?求主憐憫。
 


其他新聞快報
英青年使命團歡慶50週年 (基督教論壇報)
教會籲為尼泊爾政治紛擾代禱 (基督教論壇報)
英威爾斯教會籲節能減碳 (基督教論壇報)
美軍隊宣教團藉信仰醫治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基督教論壇報)
Mar Awa:盼把教會帶回中國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